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家川县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陈少娟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我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2019年底实现整县脱贫摘帽。今年以来,该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守住“一条底线”,抓好“三个重点”,确保脱贫群众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发展面貌持续改善,为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认真总结经验,建立“5544”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即在精准识别上把好识别标准关、对象范围关、公开公示关、县乡审核关、信息录入关“5个关口”,在有效帮扶上抓好产业、就业、巩固“三保障”成果、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兜底保障政策落实“5个关键”,在风险消除上坚持“七个不消”、公开公示、逐户评估、台账管理“4个原则”,在责任落实上建立干部定期入户巡访、明察暗访、行业部门联合预警和帮扶责任落实“4项机制”,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做到了应纳尽纳、稳定消除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积极稳岗拓岗,多措并举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主动应对疫情对群众务工就业的影响,按照“促输转、扩就业、稳岗位、保增收”的目标,建立了劳务输转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和就业帮扶“四张清单”,做到了务工人员底数清、劳动能力清、就业状态清、外出意愿清。紧跟群众就业需求,采取推荐岗位就业一批、培训助力就业一批、就地吸纳就业一批、政策保障就业一批等,多渠道促进群众稳定就业。截至10月底,全县共输转劳动力7.04万人,创劳务收入15.83亿元,就业规模、劳务收入均超过去年水平。
坚持数字赋能,全力推动餐饮服务业转型升级。餐饮服务业是该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首位富民产业,目前已在全国各地经营餐饮店1.89万家,从业人员5.6万人,带动就业10万人,年纯收入36亿元。该县按照数字化赋能、标准化提升、品牌化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建设餐饮服务业数字化平台,设计注册“张家川·兰州牛肉拉面”品牌,通过推行统一标准、打响特色品牌,将现有的1.89万家餐饮店纳入产业平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标准化餐饮示范店5000家以上,使全县餐饮经营店稳定在2万家以上,带动从业人员12万人以上,年产值200亿元以上,年创收40亿元以上,真正把餐饮服务业打造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强化园区带动,一村一品壮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采取“产业园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投资2.8亿元,在全县谋划建设肉牛养殖、饲草配送、设施蔬菜、冷链物流等特色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17处,带动合作社78家、村集体经济155家,带动农户2580户,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开展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说事解题”中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截至目前,全县25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党群说事会”,组织召开“党群说事会”982次,收集群众反映诉求问题3309条,做到了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有效巩固了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成果,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向上的良好环境。
着力加快工业发展进程
今年以来,张家川县工信局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实施“强工业、强县域”行动,着力加快工业发展进程。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紧盯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10.7%;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15%。
加强惠企政策引导,推动企业纾困解难。强化与上位法规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大财税及降费支持,累计为605户企业减免税收3373万元。强化企业融资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有望年内实现出口创汇。抓好中小企业权益保护,累计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731.36万元。
强化扶持培育,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品开发和产业链延伸,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强规上企业培育,将甘肃铭鸿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天祥商砼有限公司等纳入“小升规”培育企业,力争完成“小升规”企业1—2户,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上台阶。强化企业质量提升,推动伊味思食品、张家川县中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川县建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达到省市级相关企业名单。强化企业品牌培育,有效注册商标169件。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构筑聚集发展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入驻和纳入经济开发区管理企业23户。积极打造中部生物医药和新能源配套产业园、西部食品加工和餐饮配套产业园、东部新能源和新型建材产业园。
加强基础建设,推动信息化改造提升。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智慧张家川建设、信息基础建设和企业“三化”改造,已累计建成5G基站218座,基本实现了县城区域5G网络全覆盖。
构建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2022年,张家川县水务局紧紧围绕抓好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重要任务、重大决策和为民办实事“四重一事”,着力构建水安全有力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水环境有效治理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勠力同心,真抓实干,各项水利工作有序推进。
不断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共争取水利项目8项,总投资3.43亿元。
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巩固脱贫攻坚农村供水成果。持续抓好农村水利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健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农村供水规范化、标准化运行管护水平。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系统性、碰底线的饮水安全问题。
突出标本兼治,切实强化水利行业监管。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强化工程调度运用管理。切实强化河湖生态环境整治,提升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持续抓好河湖保护治理,推动河湖长制有能有效,从严监管保障河湖生态安全。
落实体制机制法治管理,全面提升涉水领域治理能力。强化流域统一治理管理,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水利工程安全、有效、良性运行。
同时该局坚持从严从实,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强化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思想根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做好“运营”文章
今年以来,张家川县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夯实建设基础,完善管理体系,深化养护内涵,做好“运营”文章,为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实施、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2022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5.9%。
——项目建设按期完成。续建南山公园道路系统项目2.22公里,完成投资1031万元;建设自然村组道路39条99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9%;完成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8条34.52公里,解决了6个乡镇14个建制村的交通问题;建设产业路、改建县道危桥、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维修水毁道路等。
——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静天高速公路(张家川段)于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12月建成通车;加快推进S323甘陕界至长宁公路建设项目,积极推进S221泾源至石槽沟公路龙山至张家川段建设项目。
——建设城市绿色交通体系。购置首批新能源电动公交车32台,于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开启了张家川县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坚持高标准,致力行业治理水平提升。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的执法监管,大力规范管理机动车维修站(点)、驾培等市场,坚持不懈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坚决维护良好的交通客货运输市场秩序。
坚持高水平,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把隐患消灭在源头。积极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增设平交道口安全设施,确保村级道路行车安全系数。
坚持高品质,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全力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城乡面貌不断改观
2022年以来,张家川县住建局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省级文明县创建、全域无垃圾治理、建筑业管理、市政环卫管理等工作,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有力促进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加快发展,城乡面貌不断改观,人居和投资环境日趋优化。
全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今年实施城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7项,总投资3.5亿余元,有效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城区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垃圾、厕所、风貌革命和污水治理,建成并投入使用生活垃圾焚烧站、公共卫生厕所、配备垃圾清运车;建成两家污水处理厂。切实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完成农房抗震改造项目379户,逐户核查验收后,按程序拨付补助资金1073万元。
大力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紧盯用作经营自建房、用于人员聚集的非自建房、二层及以上非经营性自建房、单独搭建的彩钢房等重点房屋类型,全面开展排查,做到不漏一栋、不落一户,不留死角,全面排摸,共完成城乡房屋排查18.8万余户。
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一难两乱”治理。组织实施完成城区老旧小区改造33处,建成2个公共停车场,城区智慧停车系统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城区市政设施及环卫面貌持续改善,城区环卫基础设施条件、人员和车辆设备保障等不断加强,城区清扫保洁水平进一步提升,垃圾清运效率不断提高,市政设施维护效率有效提升。
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共实施安全质量监督37项,全县工程建设领域参建各方安全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一年来,张家川县教育系统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了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显著提升,毛入园率提高到93.8%。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初显成效,巩固率为99.7%,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8%。建立健全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基本均衡发展指标下滑。普通高中“特色多元”态势良好,加强高三年级管理,今年高考本科上线1078人,“双一流高校”录取人数净增12人,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多点突破,特殊教育“同步发展”机制完善。
激发内生动力,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交流提拔校长13名,选派城区骨干教师支教农村学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招录“特岗”教师,为城区学校遴选教师。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创优评优活动,积极提供交流展示平台,引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邀请天津市滨海新区4名教育专家,开展东西部教育科研交流访学专题讲座。
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坚持“五育并举”,开展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深入开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主题宣传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铸牢了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参与省级文明县创建活动,创建省市级“文明校园”41所。
督导调研双向发力,重点教育项目加快实施,推动全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积极争取各类建设项目,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受益学生4万多人。
图片摄影:苏晓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11月10日追赶发展闯新路 多彩岷州谱新篇——岷县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 2022年11月02日持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甘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 2022年10月24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谱写幸福美好新酒泉崭新篇章——酒泉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
- 2022年10月20日激活雄关蓬勃发展新动能 ——嘉峪关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