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兰州新区:下足绣花功夫 写好城市治理答卷

 2023/02/28/ 09:15 来源:兰州新区报 记者 姜波

兰州新区:下足绣花功夫 写好城市治理答卷

  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随着兰州新区城市规模日渐扩大,城市结构日益多元,城市治理面临新考验。

  今年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怎么干?兰州新区彩虹城中心社区、栖霞中心社区紧扣基层党建、街区治理、为民服务、平安建设4条主线,在重点工作上持续发力、特色亮点上深耕细作、难点问题上久久为功。

  在学习中提升能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1月31日晚,彩虹城中心社区举办2023年“彩虹夜校”培训班开班仪式暨首次专题培训。做优“彩虹夜校”教育平台,开展“讲党课”“领导干部领学促学”等督学活动……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

  在栖霞中心社区,公共服务办公室严格落实周例会学习制度,将政策分类领学、业务互通交流、疑难共同研讨作为例会必修科目。在学习中提升能力、在讨论中增强定力、在为民服务中提高执行力,这就是栖霞中心社区工作者的日常。

  开拓党群服务新阵地

  党群服务中心是党员开展活动的必要阵地,更是近距离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承载着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因此,不仅要能把服务中心的“面子”做好、把硬件配足,更要能够把服务中心的“里子”做实、把“软件”建好,在充分发挥作用上下功夫。

  今年,栖霞中心社区将全面推行社区阵地“一主多辅”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着力打造瑞岭名郡睦邻空间、荷兰小镇党群服务驿站项目;全面完成瑞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装修搬迁,年内启动中心社区办公服务阵地设计装修工作,继续做好治理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瑞岭雅苑、翠苑、名郡等小区休闲娱乐区、公共晾晒区项目;宗家梁社区党建文化广场建设力争4月底前竣工,并引入理发、维修、缝补等便利店和瑞岭优选、农投公司线上线下保供服务,精心打造城市社区公共空间。

  守牢平安底线

  平安二字意义非凡,是民生也是民意。

  “非常感谢你们,我会多和家人沟通,学会体谅别人,不再任性。”听到住户李丽(化名)的话,彩虹城中心社区新安社区副书记兼妇联主任杨晓觉得自己和同事奔波多日上门调解家庭矛盾的努力得到了积极回应。

  吸纳民警、法律顾问、居民骨干、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形成党建、治理、安全、服务一张网,在网格内排查风险、化解矛盾、消除隐患、治理环境、保障服务,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不断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栖霞中心社区创新自治形式,以“书记接待日”为载体,持续深耕培育“看不惯”“田岭治理”等有事来商量议事协商品牌,扎实推进栖霞社区议事协商创新实践;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作用,推广“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吸纳爱心商家作为积分兑换后援团,探索建立慈善超市和社区微基金,加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

  “向左转!向右转!”2月10日,在部队教官的严格指导下,彩虹城中心社区综合执法队开展半军事化管理训练。今年,该项工作将按季度常态化开展。

  聚焦城市管理精细化,锻造执法铁军只是其中一环。

  今年,彩虹城中心社区将开展“市容整洁示范街”“户外广告规范示范街”“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创建。规范管理纬二路、兰石家园、新安家园、火家湾社区设置便民临时摊点。继续指导成熟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试点组建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协调议事机制,按照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要求,推行“红色物业”创建工作,推动物业服务有效融入基层治理。建立疑难问题投诉清单管理台账,逐小区施策,切实解决一批长期反复投诉的物业问题。全面推行商铺“红黑榜”管理模式和“ABC”物业管理考评机制,督促落实各方责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社区工作细碎而繁杂。在栖霞中心社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工作小目标——健全物业分类分级考核管理机制,成立“先锋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构建先锋物管、社区、物管会、物业公司和共建单位协调工作机制;积极协调,推动绿地片区供暖问题“冬病夏治”,切实提升居民满意度;探索推动智慧小区建设,不断提升使用率,推进电动车充电桩、非机动车停放位等便民设施建设,满足群众需求;年内计划创建瑞岭名郡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成“线下+线上+VR”模式垃圾分类宣教馆1处,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社会保障更有力度、公共服务更有温度、文化服务更有质感,社区基层工作者正不断通过“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为这座城市送暖增温。(记者 姜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