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新甘肃云·县融媒集萃】五彩卓尼 幸福花开——卓尼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11/20/ 04:1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新甘肃云·县融媒集萃】五彩卓尼 幸福花开

——卓尼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卓尼县融媒体中心

  卓尼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2013年,全县共有贫困村5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6731户3.12万人,贫困发生率34.4%。

  近年来,卓尼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坚持精准发力,聚焦民生福祉,扶真贫、真扶贫,打了一场扎实的脱贫攻坚战。2019年4月,卓尼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剩余贫困人口减少到88户35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39%。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五彩卓尼”正在实现着从深度贫困到幸福花开的华丽“蝶变”。

  党建引领促发展

  “沙冒多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展蕨麻产业,党员带头建起了蕨麻种植合作社,引进了产品精深加工扶贫车间,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沙冒多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苏奴任欠说。

  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卓尼县牢固树立“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紧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抓班子,建阵地,兴产业,聚人才,强基础,增活力,将基层党建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动力。

  走进柳林镇上卓村扶贫车间,缝纫机“嗒嗒”作响,工人们正在熟练地制作着学生军训服、绣花地毯和挂毯等产品。“这个扶贫车间可吸纳近200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走出了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路子。”柳林镇镇长毛世民说。

  卓尼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模式,深入挖掘乡村资源禀赋,结合“党建+企业”的模式,在各乡镇建立扶贫车间,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结合“党建+合作社”的模式,打造“一村一品”的产业品牌;结合“党建+乡村旅游”的模式培育出“红色旅游·乡村美味党建”“金色党建”等一大批乡村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的富民强村兴业之路。

  产业富农夯基础

  李尕拉草将羊肉馅放进包子皮,用手快速捏制,经过一番耐心烹饪后,一盘盘软嫩可口的特色美味——特色藏包出笼。

  李尕拉草是卓尼县力赛村一家“藏家乐”的老板。每到旅游旺季,就是她最忙碌也最开心的时候。“好的时候一天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李尕拉草告诉记者。

  力赛村背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峪沟,旅游资源丰富。力赛村被列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后,修建了体育文化广场、停车场、民俗广场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游客也逐年增多。

  “去年力赛村生态旅游服务业收入突破3500万元。”据力赛村村委会主任王国良介绍,力赛村将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引导村民吃“旅游饭”。现在八成以上的村民都开起了农(藏)家乐,自己当上老板,依靠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路。

  在素有“红色圣地·绿色博峪”之称的木耳镇博峪村,远近游客的车辆停得满满当当。“博峪村依托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和土司文化,打造集旅游、餐饮、民宿、休闲一体化的旅游文化标杆村,通过格尔康·康养森林酒店打造旅游轻奢品牌,兼走高端旅游路线,全方位增加群众收入来源,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木耳镇镇长陈继荣说。

  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卓尼县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着力打造3个叫响全国的文化旅游标杆村,16个全省一流的全域旅游专业村,147个具有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小康村,1500家精品民宿的星级农家乐,培育“一条龙”式的乡村旅游产业链,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聚焦民生强保障

  “生病找谁看、大病怎么转、报销怎么办”,始终是群众关心的事情。卓尼县在实现定点机构“一站式”结报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在统筹区外就医没有直接结算的“一站式”结报窗口向基层延伸到各乡镇卫生院,解决了群众医疗保险报销异地就医中“跑断腿”的难题。

  近年来,卓尼县全力推进“3+1”冲刺清零和“5+1”专项提升行动,明确细化行业扶贫任务和责任,在医疗、教育、水电路房网等基础民生环节下大力气、做足“绣花”功夫,彻底解决了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过去住在山上,觉得致富离我很遥远,现在搬到山下,出门就是二级路,自来水也用上了,家里种药材,出门做点小生意,日子就富起来了。”水沟村易地搬迁户包果红告诉记者。

  洮砚镇水沟村原来坐落在大山深处,山高坡陡、生存条件恶劣,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发展难等问题世世代代困扰着水沟村的人。2018年,政府整合了易地扶贫搬迁、小康村“七改”、农网改造和水电人饮等资金,政府筹资、群众筹劳,让水沟村的22户群众住上了山下的二层“洋房”。

  近年来,卓尼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479户7325人,涉及8个乡镇12个集中安置点和4个插花安置点,彻底解决了居住条件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硬问题”。

  “以前挑水要走几里地,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用上洗澡间,还修了冲水厕所,干干净净的,乡亲们的精气神都好了。”若龙村支书安高目高兴地说。

  为了保障群众饮水安全,2013年以来,卓尼县投资1.4亿元改造提升农牧村饮水安全工程513处,农牧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8%以上。

  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靠山水致富,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五彩卓尼”铺展开来……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