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短板强攻坚 拉开架势战贫瘠
——镇原县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田永昭
镇原县是庆阳革命老区最后脱贫的县,是甘肃省最后脱贫的8个县之一,也是国扶贫困县,有深度贫困乡镇1个,贫困村120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5.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23万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镇原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紧盯深度贫困乡村,苦下“绣花功”,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11月21日,镇原县宣告脱贫退出,标志着脱贫战役圆满收官。
一
“以前是羊肠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一下雨,满地都是泥。现在出门就是平坦的柏油路、水泥路,大伙的日子越来越好。”镇原县上肖镇青寨村老党员、老支书曹国锋深有感触地说。
曹国锋担任青寨村干部30多年,亲眼见证了青寨村的变迁。说起村里的变化,曹国锋打开了话匣子:“现在路好、房好、政策好”“兔场、牛场、羊场,都有了”“合作社建起来了,富人带穷人,抱团过日子”……
青寨村的巨变是镇原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镇原县坚持以房、水、教育、医疗等保障为重点,2018年以来改造危房(窑)4.2万多户,对5485户2.4万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实施集中供水工程177处,分散工程1.8万多处,饮水安全普及率100%。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等254条道路1963公里、村组砂石道路(硬化路)2798公里。完成了215个行政村光纤全覆盖,4G无线网络信号行政村和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生活用电全覆盖、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
同时,加快实施全面改薄等多个项目,实现了“学有所教”目标。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惠民政策,贫困人口全参保、参保全资助、待遇全享受,实现了“病有所医”的目标。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等政策,2014年至今,农村低保保障人口超过25万人(次),特困供养保障人口1.58万人(次)。
二
新城镇孙庵村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群众收入微薄。孙庵村近年借助政策东风养牛,走“党支部+协会+合作社+规模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路子。如今的孙庵村,已是全县闻名的养牛村,全村748户村民中有523户村民养牛,牛存栏2200多头。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镇原县按照“主导产业整县推进、扩规模提水平,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保覆盖提效益”的思路,拉开架势构建产业体系,“肉鸡、肉牛、苹果、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肉羊、肉兔、瓜菜、万寿菊”四大特色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镇原县突出龙头抓引领,引进大型龙头企业23家,带动全县发展起以圣农集团为引领的肉鸡产业、以天士力为引领的中药材产业、以中盛农牧为引领的肉羊产业、以正大集团为引领的生猪产业、以海升集团为引领的苹果产业。
记者从镇原县扶贫办了解到,近年全县每年种植万寿菊7万亩、瓜菜23万亩、优质杂粮20万亩,新栽苹果3万亩,栽植黄花菜2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达到10万亩,全县肉牛、肉羊、生猪、肉鸡、肉兔饲养量分别达到24.3万头、87.3万只、18.9万头、4400万羽和91.4万只,农业产业收入占发展产业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由2014年的24.7%提高到2019年的56.3%。
此外,镇原县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物流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21个乡镇服务站、190个村级服务点,2015年至今全县电商累计交易额27.24亿元。以文化旅游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旅游扶贫村6个,乡村旅游草莓采摘园10个,农家乐60户,辐射带动600多户3100多人吃上“旅游饭”。
三
方山乡贾山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3.25%,是国务院挂牌督战村。2017年,贾山村和天津市静海区结成“亲戚”。静海区投资80万元帮助贾山村建起了万只肉兔养殖合作社和饲料加工车间,并购进了1000只基础母兔,带动贾山村走上了致富路。
据悉,近四年,静海区在镇原县实施了产业扶贫等七大类项目,辐射带动全县19个乡镇101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3681户1.46万名贫困人口增收。引进天津市龙头企业2家,建办企业(或合作社)4家,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个,投资总额3亿多元,受益贫困户近2.8万人。在天津市静海区、河东区设立镇原县扶贫产品展销馆3处、展销专柜13处,2019年至今累计在天津市销售农产品4294万元,带动1.1万户3.4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是镇原县的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先后向郭原乡下派扶贫干部5人,协调投入帮扶资金800多万元。帮扶中,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采取“党政主导、支部引领、公司化运作、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帮助郭原乡毛庄村种植中药材2000余亩、朝天椒800余亩,奖补肉牛282头、牛棚117座;扶持毛庄村103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入股和保底分红增收,使入股群众户均增收超过6000元。
镇原县还坚持内引外联、东西互动,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打造了以闫沟村聚德小镇为基础的脱贫攻坚社会组织帮扶实践基地;动员县内外142家企业(商会)结对帮扶160个村,3.2万多户近14万人受惠。
在脱贫攻坚中,中央和省市县乡五级7029名帮扶干部与镇原县4.24万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下派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120人,驻村干部360人,多股力量汇聚到扶贫一线,奏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合唱”。
镇原县屯字镇屯字村美丽乡村。资料图
镇原县平泉镇洪河村的柏油路。资料图
镇原县贫困山村群众用上了自来水。资料图
镇原县大红苹果让群众日子火起来。资料图
镇原县闫孟村现代有机果基地。资料图
镇原县特色产业——设施瓜菜一瞥。资料图
镇原县殷家城黄花菜加工车间。
静海区援建贾山村的万只肉兔养殖合作社。
省税务局资助建办的镇原县众鑫晟农业专业合作社。图片由镇原县融媒体中心田永昭、张凡提供
相关新闻
- 2020年11月27日【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 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充分发挥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 ——访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康建文
- 2020年11月27日【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 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凝聚脱贫攻坚最强合力
- 2020年11月27日奋力书写脱贫攻坚壮丽史诗——东乡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2020年11月27日办实事 惠民生 暖人心——张掖市民政局落实社会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