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临夏州生态环境局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十三五”期间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各位同事、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根据我州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在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十三五”以来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进旺同志、州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监测科科长马林虎同志、州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韦俊同志、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马俊龙同志,州生态环境局督查法规宣教科科长马玉海同志。另外,此次发布会我们邀请了临夏州电视台、民族日报社、甘肃省电视台驻临夏站、甘肃日报驻临夏站等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下面请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进旺同志通报“十三五”期间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张进旺: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期间,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指引的方向,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积极有效推进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较好完成“十三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连续5年完成大气、水环境质量考核目标,考核位次逐年靠前,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报请州委州政府制定实施《临夏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临夏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临夏州污染防治攻坚方案》《临夏州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贯彻意见》《临夏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临夏州兰州市刘家峡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工作方案》等文件,健全完善了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集中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碧水保卫战取得实效、净土保卫战顺利推进。2020年,临夏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55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8微克/立方米,比“十二五”末分别下降17微克/立方米、1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324天,比“十二五”末增加了35天;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州无黑臭水体;全州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全州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面完成国家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州未发生重大环境事故。
(三)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决有效。中央省上三轮督察期间交办我州的342件信访案件已全部办结,“绿盾”专项行动的58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四)环保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共争取到各类环保专项资金5亿多元。印发实施《临夏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完成了《黄河刘家峡库区良好水体水源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了《临夏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临夏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专项实施方案》《临夏州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及8县市相应的规划和方案,印发了《临夏州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优化了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流程、明晰了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环境保护目标,同步谋划了8大类35小类项目,为促进全州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污染源普查工作成效显著。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发布了《临夏州污染源普查公报》。普查工作得到国家省上充分肯定,州污普办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2020年被评为全国表现突出集体,10人被评为全国表现突出个人,33人被评为全省表现突出个人,受表彰人数位居全省首位。
(六)生态环境队伍得到全面加强。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关于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措施,顺利完成县市分局人员、经费、编制的上划工作,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垂改工作已全面完成。通过人才引进、考试招录新进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法律等专业人才23名,极大的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力量。建成17个空气自动监测站、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临夏州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大气污染防治智慧监管平台、机动车尾气监管平台和3个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建成了省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组建了应急抢险队伍,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监管、应急能力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制定印发了《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临夏州生态环境局“一网通办、不来即享”实施方案》《临夏州生态环境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临夏州生态环境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1年本)》,梳理完成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权责清单、现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公共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和实施清单,全局14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行线上线下办理,所有事项按承诺时限办结,群众“好差评”满意度为100%。
(八)环境执法监管进一步加强。13家国控企业全部实现自动在线监控。及时规范处置转移医疗废物。全州33家风险源企业完成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备案工作。严格执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落实《临夏州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共实施行政处罚400件,共处罚款2146余万元。
以上就是“十三五”期间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主持人:
下面进行媒体问答环节,欢迎各位媒体朋友踊跃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报一下媒体名称。
记者:临夏州在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马林虎:
自2018年蓝天保卫战启动以来,全州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国家、省上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因子,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坚持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狠抓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以临夏市和各县城区为重点,全面实施以工业、燃煤、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和面源为主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了大气污染来源解析、网格化精准监测监控、空气质量科学管控等项目,通过不懈努力,全州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临夏蓝”正成为时尚热词,各族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全州累计淘汰整治燃煤锅炉1336台1798.45蒸吨,47台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面完成提标改造,未审批建设不符合准入要求的燃煤锅炉;完成11.7万户土炕、土灶和小煤炉清洁能源改造;2137户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淘汰老旧机动车26230辆;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34家;完成155家砖瓦窑厂综合整治。建成12个一级煤炭集中交易市场,配套建设221个乡镇二级配送网点,基本实现重点区域和乡镇全覆盖;完成2109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和信息录入工作。建成投运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及黑烟车抓拍设备、州级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平台、临夏市大气污染智慧网格监管平台,大气污染防治能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从“人防”到“人防+技防”的转变。
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2020年,临夏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重点考核指标浓度在2015年基础上出现大幅下降,优良天数比率明显增加,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我州连续五年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尤其是2019年,临夏市大气环境质量首次实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1月1日至12月11日,剔除沙尘影响后,临夏市PM10浓度均值为53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318天,优良天气率为92.2%。PM10、PM2.5和优良天气率三项考核指标暂达到年度目标要求。7个县中,广河县、康乐县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明显,PM10和PM2.5浓度同比大幅下降,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明显增加。
“十四五”期间全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十三五”期间,我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成效尚不稳固,今年以来,部分县空气质量出现滑坡现象,加之全州冬季煤烟性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复合型污染特征又逐渐显现,大气环境治理任务仍然艰巨复杂、任重道远。“十四五”期间,我州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继续打好升级版的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继续优化结构调整,重点治理工业、燃煤、机动车和扬尘“四类污染源”,着力提升环境监测、精细化管理、污染源监控、执法监管“四大能力”,推动全州空气质量持续巩固改善。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纳入约束性指标进行考核,二氧化硫(SO2)不再作为约束性减排指标。近年来我州臭氧(O3)指标多次出现超标现象,仅2021年截至目前已超标4天,臭氧已逐渐成为影响优良天数比率、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控,加强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汽车维修、餐饮油烟等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强化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控制,努力降低臭氧对整体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蓝天保卫战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州工业、燃煤、扬尘三类污染源治理工作已有序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机动车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工作中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补齐机动车污染治理短板,持续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全面实施“三检合一”和超标车辆强制维护制度(I/M制度),实现电子化闭环管理,加大对超标车辆执法监管力度,加快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监管,全面推进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能力和管理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移动源尾气排放污染,不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同时,我们将继续推动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积极争取实施国家北方清洁取暖试点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冬季“煤烟型”污染问题。另外,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帮助指导各县(市)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落实差异化减排管控措施,确保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保障。
记者:“十三五”期间,全州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如何?今年以来全州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韦俊:
感谢这位记者对我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紧盯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全面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全州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紧紧围绕国务院“水十条”和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工作任务,报请州政府每年印发水污染防治年度工作实施方案,给各县市、州直各成员单位分解下达水环境质量目标和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州水办通过定期调度、预警通报、挂账销号、工作约谈、考核打分等措施,狠抓重点任务落实。十三五期间,全州共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95亿元,实施了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调查与生态安全评估、东乡县河滩镇污水处理工程、永靖县孔家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15个水污染防治项目,为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是全州4个省级工业园区、8县市城区、10个重点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成投运,新建改造污水管网501.889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3.05万吨/天,实际处理量为11.04万吨/天,临夏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0%,7县县城污水平均处理率达到90.31%,临夏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三是全州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控害零增长行动,完成配方肥施用面积110.0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达到95.6%,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 30%,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2019年底提前完成全州10座码头和1座船舶检验起泊设施的污染物防治设施建设任务,健全完善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及各有关部门联合监管制度。
四是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按照“划、立、治”的工作要求,先后完成全州36个(2个地级、7个县级、27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矢量图确定、勘界立标、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隔离防护设施建设等工作,水源保护区内排查出的27个环境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治;每年组织对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编制调查评估报告,形成水源地动态监管档案,全州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五是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安排部署,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全面完成了黄河及一级支流大夏河、洮河、湟水河两岸1公里范围内,二级支流两岸0.5公里范围内入河排口的现场排查及监测、溯源工作,顺利通过省生态环境厅专项验收,初步建立了全州入河排口数据档案,摸清了底数,为下一步逐步规范入河排污口管理夯实了工作基础。
六是2020年,全州用水总量控制在3.60亿立方米(国家要求低于3.71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113.61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3.5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4.4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3.3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如期完成了省级“十三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目标。印发实施《临夏州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配合省上有序开展了重点污染源调查、监测点位设置等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水十条工作任务,十三五重点水污染防治任务圆满收官,水污染防治工作2016-2019年连续4年考核结果均为优秀,黄河临夏段全境水质连续多年稳定达到二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精准谋划好十四五期间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高质量编制完成《临夏州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谋划项目55个,匡算总投资54.9亿元,组织召开了规划技术咨询会,征求了8县市和州直部门意见建议,正在报省生态环境厅技术审查;编制完成《临夏州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临夏州2019年度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临夏州2020年度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并向省生态环境厅进行了备案。
二是制定印发《临夏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专责组2021年工作要点》《临夏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专责组工作规则》,有序推进污染防治专责组各项工作。2021年共争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9658万元,正在实施东乡县巴谢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等3个项目,广河县广通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等8个项目已列入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库,概算总投资2.44亿元。
三是扎实开展国家试点黄河流域(临夏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根据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计划》和《甘肃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报请州政府印发实施《临夏州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了生态环境部交办的874个排口的监测和溯源任务,编制完成《临夏州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初稿)》,正在征求各县市及州直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年底前印发实施。
四是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报请州政府印发实施《临夏州兰州市刘家峡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工作方案》和《兰州市刘家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批复划定了康乐县4个“千吨万人”乡镇级水源地保护区,依法撤销了东乡县达板镇、唐汪镇、河滩镇等3个乡镇水源地。
经过努力,2021年1-11月,全州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8个省控断面平均水质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3个地下水和6个全国重要水功能区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目标要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州水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
记者: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问题整改进展如何?全省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进展如何?
马俊龙: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临夏州共涉及17项整改任务,要求2020年底前完成整改的有14项、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的有3项(有色冶炼、污水管网及提标改造、碳化硅)。2020年整改的14项任务已全部整改完成,经过县级自查初验、州级行业部门核查认定、整改结果网上公示、上报销号备案报告、省级现场核查、第三方成效评估等程序,整改结果已由省整改办审核通过。2021年整改的3项任务中,已完成整改2项(第25项“有色冶炼渣场堆场污染”、第49项“碳化硅企业污染”),已上报整改台账资料,等待省级现场核查和第三方评估。剩余1项(第16项“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因涉及工程建设,今年难以完工,需延期至明年6月份销号。
全省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临夏州共涉及22项,其中共性问题3项,分别为3座水电站(东乡老虎咀、康乐冶木河、和政达浪)生态流量不足、全州砖瓦轮窑未按照时限完成淘汰(涉各县)、兰州市饮用水源地范化建设和保护工作未及时有效开展(东乡县、永靖县)。个性问题19项,涉及临夏县4项、积石山县4项、广河县3项、临夏市2项、永靖县3项、和政县1项、康乐县2项。,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这22项问题的整改任务。截止11月底,已完成整改并销号6项,完成整改待销号10项,正在持续推进整改的有6项。
记者:州生态环境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遇到过哪些难点?是如何解决的?
马玉海:
“放”的方面:难点是基层环评审批承接能力不足问题。对此,我局落实了以下几项举措着力提升基层审批承接能力。一是强化基层能力建设,细化部署各项工作。今年3-4月,州生态环境局组织有关人员在8县市开展基层环评承接能力情况调研工作,多次召开工作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找出问题根节。5月份,我局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研究环评承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工作调度,扎实推进全系统放管服工作。二是出台新《目录》,大力调整分局专职人员。差异化制定印发了《临夏州生态环境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1年本)》,进一步优化调整审批事权,将调味品、发酵品制造,医药制造业,竹、藤、棕、草等制品制造等3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市)分局审批;将制糖业,屠宰及肉类加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影视基地建设,化学矿采选业、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等5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审批权限调整由州局审批;将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3等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权限上收由州局审批。将临夏市、临夏县、东乡、广河分局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权限调整由州局审批,待具备审批能力后视情况赋予相应的审批权限,配套制作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工作手册。针对各县市分局环评管理工作人员一人多岗现象,督促各县市分局克服编制、人员紧缺的困难,对环评管理人员进行优化调整,选派1-2名业务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的专职人员至环评管理岗位开展环评审批服务工作,解决了一人多用,不专不精问题。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今年共举办了6期业务培训班,对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及环境管理人员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三线一单”的专题培训,全州环评审批科室全员参加省厅举办的各类环评管理人员培训班。四是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充实人才队伍。今年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共引进3名研究生,分别充实到康乐分局、广河分局和临夏县分局工作,进一步优化县市生态环境分局环评管理人员结构。同时增派一名博士研究生到州政务大厅开展行政审批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系统环评审批工作能力。五是加大环评文件抽查复核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县(市)分局审批重点行业环评复核工作,通报存在问题的环评报告,倒逼环评文件编制单位提高环评文件编制质量。同时,组建了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库),积极鼓励、推荐引导信用好、技术强、有实力的环评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活动。
“管”的方面:难点主要是高效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我局制定印发了《临夏州生态环境局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临夏州生态环境局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临夏州生态环境领域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两轻一免”事项清单》全面推行“两轻一免”柔性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12369环保投诉热线24小时值班,接受群众电话投诉,做到信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服”的方面:难点是实现“一窗办、一网办、压时限、减材料”。针对存在的困难,今年5月份,我局制定印发了《临夏州生态环境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14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大厅办理,进一步精减政务服务事项审批环节、压缩了审批时限,目前我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时限由法定的60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审批时限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13个工作日,14项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时限压缩比为70.64%,做到了能压尽压,应减尽减。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面,按照“应上尽上”原则,10项存量有效政务信息资源全部录入到临夏州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和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并同步加盖电子印章,进一步推进信息共享,方便群众办事。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事项受理过程中,对民生项目、扶贫项目、重大工程、省列重点项目采取“容缺受理”、开辟绿色通道等便利服务措施,除主要审批要件(环评报告书、处置方案等)外,其他材料不完善的,先行受理,在规定时限内补充提供,并坚持主动服务,提前指导;紧盯群众回应,严格落实“好差评”制度,构建了“接受评价—受理—整改—反馈—信息公开—结果应用”的“好差评”全流程工作机制,截至目前,我局收到的差评件数为0件,好评率100%。今年我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的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优化全州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持人: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5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2月17日甘南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 2021年12月16日临夏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 2021年12月07日《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