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耕地“吃上”营养餐 增粮增效增底气——甘肃省实施化肥减量绿色种养促丰产

 2022/02/18/ 17:46 来源:新甘肃 记者王朝霞 王煜宇

春耕在即,广河县田间里堆放了腐熟粪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王煜宇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春耕备耕时节,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的专家来到田间地头,给广大农户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讲解减少化肥、增施有机肥的益处,现场指导群众实施粪肥还田。

  “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提升耕地质量,才能提高粮食产量。”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推广研究员崔增团介绍,通过增施有机肥、配方肥,不仅提高了土壤养分,改善了土壤结构,也降低了化肥用量,提升了耕地生产能力,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加快形成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方式。

  今年春种前,中央财政已提前下达我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补助资金8000万元,加快12个县试点实施120万亩粪肥还田任务,示范带动全省大力推广施用农家肥技术,提升土壤肥力,替减化肥用量,努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张寿为马铃薯等不同作物“量身定作”配方肥,作物生机盎然。

  定西三丰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3000多亩地,为了提高小麦、玉米、马铃薯、荞麦的产量,每年都实施配方施肥,为不同农作物“量身定作”、设计“营养套餐”。“用肥时,拿着配方卡到村里的配肥站刷一下,土壤缺什么补什么,施哪种肥、每次施多少,都有指标体系,改变了过去大水大肥的浪费,施肥减少了,产量提高了。”理事长张寿告诉记者。

  水肥上山,产量翻番。这是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的显著变化。

  2021年,在省农业农村厅项目支持下,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和定西市安定区农技服务中心在将台村创建了千亩马铃薯引水上山水肥一体化示范区。从引洮二干渠处总提水120万立方米,田间灌溉施肥6次,当年马铃薯平均亩产2735公斤,对照亩产560公斤,亩增产2175公斤,增产近四倍!亩产值2735元,亩增收1255元。1100亩山旱地总增收138万元。

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水肥一体化,让昔日的撂荒地变成良田。

  “通过节水增粮项目与高标准梯田建设、引洮灌区提质扩面、撂荒地整治、化肥减量增效这四个相结合,为旱作区农业实现现代化探索了出一条新路子。”崔增团认为。特别是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底肥集施、分期追肥、按需施肥等措施,实现了精准施肥,省肥30%以上。

  化肥减量了,如何实现农家肥等有机肥充分利用?

  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我省1.2亿元在甘州区、凉州区、靖远县等12个县区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着力开展粪肥还田试点,创新提出了“粮-草-畜-果菜”“畜-沼-菜”“畜-沼-果”“5亩粮田1头牛2亩果菜10方粪”“2亩粮田2只羊1亩种薯(制种马铃薯)3方粪”等五大种养循环模式。

靖远县沼气生产企业给耕地拉运施沼液肥料,增加耕地地力。

  目前,全省各个试点县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14种粪肥还田机制。广河县在玉米上实行“肥料银行”运行模式,农户进行粪肥兑换还田;夏河县在油菜、青稞作物上实行有机肥生产企业收集处理,分散养殖户托管粪肥还田运行模式;西峰区实行工厂化养殖企业肥水腐熟机械转运直接还田,玉米地沼液转运机械喷施深耕翻压还田运行模式;武都区实村社循环农业技术服务社腐熟还田模式;凉州区在制种玉米等作物上实行沼气生产企业转运沼液渣还田模式,等等。

  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任务面积91.5万亩,其中,沼液沼渣还田面积10.6万亩、23.6万吨,示范区生产基地化肥用量预计减少15%,亩节肥5公斤以上,项目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02%以上。

凉州区有机肥生产企业运送肥料到村头。

  通过给土地“把脉开方”,对“症”配方施肥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据悉,我省自2005年以来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76亿亩,使全省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0.8个百分点,有机肥施用年均达到3000万亩以上,如期实现了化肥“零增长”目标。同时促进了畜禽粪污、废弃秸秆和尾菜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实现了亩节本增效45元以上、累计新增纯收益300亿元以上的显著效果。

  金川区一合作社里粪污简易快速腐熟智能堆肥现场。图片均由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提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