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打通城市“断头路” 跑出民生“加速度”——平凉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畅通工程建设走笔

 2022/09/15/ 08:42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柳娜

打通城市“断头路” 跑出民生“加速度”

——平凉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畅通工程建设走笔

  记者 柳娜

  距离平凉中心城区12条“断头路”竣工的日子越来越近,其中7条道路施工已近收尾,具备通车条件。9月14日,记者在新科路看到,刚刚竣工的路面宽阔整洁,宛若一条气派的“迎宾大道”,等待八方朋友的到来。道路上具有崆峒元素的路灯,统一标准的人行道透水砖,与整条街区风格统一,和谐美观。

  新科路道路工程南起崆峒大道,北至柳湖路,全长571米,总投资1083万元。红线宽度25米,其中主车道15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绿化带各2米,宏阔大气。曾经,这里的道路狭窄逼仄,周边是破旧的民房,还有随处可见的垃圾。道路是城市的血脉,城市“微循环”不畅,就会导致交通拥堵。记者采访时,家住附近的李玉林路过这里,问及新科路的改造,他的喜悦溢于言表,“改得好,出行方便多了,这以前是条土路,一下雨到处都是泥泞,无法行走,而且时不时堵路。现在修了新路,看着就感觉心情舒畅,一下子有了现代感,这才算真正融入了城市生活。”

  采访当天正逢下雨,记者注意到,虽然雨越下越大,但在新科路的人行道上,并没有积水或水洼。仔细一看,该道路与其他道路有所不同,能迅速将路面雨水吸入。打开一块地砖,地面下特殊的海绵体构造即刻显现:由五层不同材料铺装的地下结构中,从上往下依次铺排了碎石层、土工布、透水混凝土、级配碎石层等不同材料。与普通道路相比,雨水吸收能力至少提升了50%。“新科路人行道是透水铺装,在适应气候变化、抵御暴雨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可实现降雨就地吸纳和利用。”崆峒区住建局高级工程师曹兴成说,这样的设计不仅具备对雨水渗透的功能,同时还兼具储存、排出的防洪策略。

  位于十里铺村的永顺路,宽度不足6米,被称为“最窄马路”,当地居民平时常与车辆争道,出行很不方便。为了让大家走上“宽心路”“舒心路”,中心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实施以来,永顺路的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崆峒区政府组织专人进行拆迁,并确定了改造方案。永顺路目前已基本竣工,路段全长1362米,宽24米,它的畅通给居民带来了便利。十里铺村村民王拉琴说:“以前这里路窄,也没有路灯,我们出行既不安全,也不方便,自从把路修好,路灯装上后,孩子们晚上可以出来玩,我们也可以跳个广场舞,生活变得舒心起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鲜亮丽的“面子”要有,整洁舒适的“里子”也不可或缺。据介绍,平凉中心城区围绕新建“连通路”、改造“卡脖子路”、维修“坑洼路”,持续完善城市路网布局。2022年,实施永顺路、和阳路、天塬路、来丰路、柳湖路西段、新科路等12条道路畅通工程,总长度约8.9公里,总投资约3.4亿元。这些道路全部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重点路段道沿采用大理石材,绿化带采用景观式设计,路灯、井盖、护栏设计融入崆峒文化元素,努力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城市最靓丽的文化景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