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撷英】
传承弘扬敦煌曲子戏
李春秋
一声令下,分坐舞台两侧的乐手们同时开张。三弦、二胡、笛子、小锣等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瞬时整个戏院八音迭奏,热闹非凡。陈正清给自己画好白里透红的妆容,换上蓝紫相间的戏服,走上台前,来回舞动间引人发笑。身旁的姐姐陈秀芳着一身绿色戏服,步态轻巧地与弟弟周旋配合。二人边舞蹈边用敦煌方言唱着词,声音清亮,演了一出精彩的敦煌曲子戏。作为敦煌曲子戏的省级传承人,姐弟俩一直以“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为目标。
敦煌曲子戏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间小戏,起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成形于清末民初,是一种兼取眉户、秦腔艺术成分,充分体现敦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2006年,敦煌曲子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敦煌曲子戏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地方味儿。”陈正清说。在他看来,敦煌曲子戏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地方口音是最关键的要素,每一个字都得按照方言唱出来,才有敦煌曲子戏原有的音韵美、地方味儿。戏曲的曲调可以用乐谱记录下来,台词可以用文档记录下来,但是地道自然的敦煌方言很难被标准化记录,这也是敦煌曲子戏传承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除了口音地道外,好的敦煌曲子戏表演者还需要具备曲调多、嗓子好等特点。陈正清介绍,敦煌曲子戏的表演形式分为“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前者需要舞台和服装道具,后者则没有这些限制。如果是“地摊坐唱”会遇到和路人随机对唱的情况,因此,唯有成为多面手,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角色搭配,避免出现台上只有旦角或者接不上路人唱的曲子等情况。
传承敦煌曲子戏,是陈正清、陈秀芳等人的使命。他们把老艺人唱的调子做成统一的曲谱、为老调编上新词,实现“老调新唱”;组建自乐班四处表演;力推敦煌曲子戏进校园等。
“我热爱曲子戏,从骨子里热爱它。”陈正清说。敦煌曲子戏是陈正清和他那一代敦煌人成长过程中为数不多的娱乐。平日里把几个乐友叫到家里一起自唱自乐;经过路口和地摊上的坐唱人即兴对上几句再走;每逢春节等大型节日到村镇的庙会上看曲子戏表演,这些场景构成了一代人共同的回忆,也成了他们心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敦煌曲子戏成功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关注和资助,敦煌市还举办了各种与敦煌曲子戏相关的活动并为一些自乐班提供了排练场所。人们有理由相信,敦煌曲子戏在各方关注和支持下,会焕发新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1月28日【非遗撷英】“云”赏家乡非遗年俗
- 2022年01月12日【非遗撷英】“塑”说彩陶之美
- 2021年12月02日【非遗撷英】蛋壳上的艺术
- 2021年09月16日【非遗撷英】寺台造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