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移风易俗让文明之花常开常新
赵玉涵 曹海容
近年来,甘州区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坚持守正创新、弘扬良好风尚,让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在甘州广袤的大地上。
规范约束 倡树文明新风
说起“红白事,宜从简”,党寨镇村民白玉琴对今年参加的一场婚礼赞不绝口。“整个婚礼就请了几桌亲戚友朋,过程简单朴素,少了人情负担,多了文明新风。”她说,在过去,农村的喜事、丧事、满月酒等不仅家家都要办,还要讲排场、比阔气,成为大家沉重的负担。“现在好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节俭消费,减排场不减人情,真正为人情债‘减负’了。”
“红白事从新从简”“为人情债减负”蔚然成风。该镇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积极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等方式,对随礼、宴席规模数量等事宜进行限高量化,大力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把好的规矩“树”起来,把治理标尺“立”起来,做到有章可循,成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同时,把监督权交到村民手中,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共同打分,一起评议,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文明家风 解锁幸福密码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则社稷安。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要优先抓住家风建设这个“牛鼻子”,以弘扬好家风为突破口,让好家风成为内生动力。
“我们茶余饭后、农闲休息时都会来这个馆瞧一瞧、看一看,时间长了,很多知识、文化就记在心里了,回家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真是挺好的!”眼前笑眯眯向笔者介绍的是大满镇村民刘大爷,他说的这个“馆”是位于该镇的区级家风家训馆,馆内分设中华之训、红色之光、典范之家三个展厅,展示了名人先贤的家风家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故事和当代最美家庭事迹,对于传承优秀文化精髓,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近年来,甘州区通过拓展家风家训文化载体,建好用好“甘州好人馆”“家风家训馆”等教育阵地,扎实开展宣传宣讲活动,面向全区广大家庭开展“好家训、好家风”故事征集活动,将抵制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作为文明家庭、先进典型评选的重要内容。同时,充分发挥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风尚。
以文化人 沁润群众心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勤春来早,春早人更勤”……走进靖安乡,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富有乡村气息的墙体彩绘,鲜艳靓丽的墙体彩绘与周围整洁的民居巧妙融合、相映成趣,让一面面白墙活泛起来。
“绘画者是我们本地的居民,通过墙体彩绘,把民风民俗、道德准则、文明新风尚传递到辖区每个角落,既美化了环境,又提升了品位,让美丽看得见,文明传得开。”靖安乡党政办主任高志锋边走边向笔者介绍,除了这些墙体彩绘,更值得一提的是靖安的秦腔。
在靖安,秦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靖安特色之一,秦腔不仅仅是靖安人平日里的休闲娱乐,更是有着尊师重学、代代相传的浓厚文化氛围,一嗓子雄浑、壮阔的秦腔,是靖安的骄傲,也是靖安人民豁达、坚毅的性格写照。“我们靖安人喜爱秦腔,将秦腔和移风易俗有机融合到一起,用秦腔编排了一些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的戏曲小段子,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民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
除了类似靖安本土特色的文化输出,甘州区还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和“春绿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等受欢迎、益身心的“精神食粮”,创作编排《高价彩礼害死人》、甘州小调《小媳妇回娘家》、情景剧《今夜舞起来》等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常态化开展舞蹈、合唱、安塞腰鼓等科目的群众公共文化辅导,不断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新途径,努力让群众在参与中得到道德熏陶、精神滋养。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10月31日【图片新闻】金秋时节的张掖市甘州府城景区层林尽染,色彩斑斓
- 2022年10月27日甘州:书写新时代民生事业“幸福答卷”
- 2022年10月25日张掖甘州区:婚丧事宜立规范 移风易俗树新风
- 2022年09月30日【镜观陇原】种出绝色“丰”景 甘州区乌江镇稻田成了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