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舟
诗人、小说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甘肃日报社叶舟工作室主任,一级文学创作。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敦煌本纪》《凉州十八拍》,中短篇小说集《我的帐篷里有平安》《兄弟我》《所有的上帝长羽毛》《第八个是铜像》《秦尼巴克》《西省列传》和《叶舟小说》(上、下卷),诗集《大敦煌》《边疆诗》《叶舟诗选》《丝绸之路》《敦煌诗经》《引舟如叶》《自己的心经》《月光照耀甘肃省》《诗般若》,散文集《大地醍醐》《漫唱》《西北纪》《漫山遍野的今天》等。多部诗歌和小说作品被译为英语、法语、俄语、日语、波兰语、韩语等语言在海外出版。
作品曾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人民文学》小说奖、《人民文学》年度诗人奖、《十月》文学奖、《钟山》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叶舟原来叫叶洲,笔名是他在大一的时候取的,根脉源头是自小就生活在“一只船街道”。叶舟无论写诗还是写小说,开始都是围绕着“敦煌”展开的。他父亲是甘肃武威人,二十几岁来到了兰州,但他一辈子乡音未改,《敦煌本纪》出版后,父亲就问他,怎么写的又是敦煌呢,河西走廊的第一站不是凉州吗?那天,看着父亲插上了氧气管,他突然间决定必须抓紧时间,首先为父亲写一本书。但悲哀的是,134万字的《凉州十八拍》写出来的时候,父亲还是走了。在成书的时候,他特地腾出了一页雪白的纸,将父亲整理的四句话,当成题记印在了扉页上:天凭日月,人凭心,秤杆凭的定盘星;佛凭香火,官凭印,江山凭的是忠义。叶舟十分悲伤地说:“父亲没能等到这本书的面世,我恍惚成了孤儿,这部书也成了孤儿,无人认领。”
本期嘉宾 叶舟
青年报记者 陈仓 李清川
1
相比我写过几本书、几行诗,
我干过的最漂亮的事情,
是捍卫了一条街道的历史。
青年报:你生在西北,本来是个缺水的地方,名字中为什么却有一个“舟”?舟,船的意思,这不会是笔名吧?你觉得名字,尤其是笔名,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叶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的名字或许就是一种宿命,一种前定,它蕴含着你的脚印、方向、运程和花开花落,这里面有一套复杂的编码,包括所谓的笔名。我生在兰州,但兰州并不缺水,有一条伟大的黄河穿城而过,让这座城市建筑在河谷两岸的滩涂上,犹如一本打开的巨著,写满了古往今来的一切沧桑与记忆。我出生不久,我父亲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一本家谱,说下一辈的子女们名字当中必须带“三点水”,他去给我上了户口,我就开始叫叶洲,一直叫到了现在,迄今未变。“叶舟”这个笔名是我上大一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时,擅自更改的,没有征求过父亲的意见,但他老人家似乎也默许了,因为这一切都大有深意,他也心领神会。
自小,我们就生活在父亲单位的家属院里,几十户人家乌泱泱的,构成了一个小社会。这个家属院位于兰州大学大门对面的一条街道上,街道名叫“一只船”,绿柳荫蔽,古风盎然,距离黄河也不过四五里地。我上初二时,黄河发过一次大水,洪水漫延到了兰大附近,可见这个地名颇有来历,而我当时却一无所知。工作之后,大概是在1998年,我供职于一家都市报社,偶然看见当地的一家机构发布的告示,他们决定拍卖兰州城内几条街道的命名权,一只船街道赫然在列。这下子我就急了,我感觉一辆疯狂的铲车正在驶来,不仅要铲除这条街的面貌与记忆,它还会让“叶舟”这个名字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岂能坐以待毙、善罢甘休?在那个夏天,我骑着一辆自行车,泡图书馆,走访古稀老人和土著居民,在档案馆里查找旧资料,做足了功课,并发挥了一名小说作者的专长,开始撰写系列文章,向他们讲述一只船街道的前世今生。
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其实,一只船街道跟大名鼎鼎的左宗棠有关,历经了百年风云,其来有自。想当年,这位朝廷的肱股之臣抬棺西行,入疆平叛,率领大军路过兰州城时,就驻扎在东门外的一片乱坟岗子上,补充给养,昼夜操演。后来,随着前方战事的不断扩大,阵亡将士的遗骸被一批一批地输送下来,又无法及时地运回湖湘入殓,只好暂厝在兰州城的东门外,渐成规模,号称“义园”,类似于现在的烈士陵园。义园周围有重兵把守,擅入者斩,而在中心地带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帆船,船尾靠近黄河水,船头则朝向了南方的故乡,不言而喻。在这里,白天有香火,入夜之后便会升起一盏明亮的桅灯,仿佛在引魂,不至于让那些亡灵迷失,落魄他乡。久而久之,本地的土著居民前往义园跟官兵们做小买卖时,一般会遥指着那一艘木质帆船,称其为“一只船”。我的文章发表之后,有关部门也是从善如流,采纳了这一建议,保留下了“一只船街道”这个地名,让我的“脐带”迄今犹在。吊诡的是,时隔多年之后,有几家影视公司来拍摄这条街道的传奇,他们从网上扒下了我的文章,直接当作了解说词,但没有一个人当面采访过我,这至少是他们的损失。因为在我的父母搬离这里时,我特地撬下了那一块老旧的铁皮门牌,保存至今,上面的地址是:兰州市一只船北街108号。
相比我写过几本书、几行诗,我觉得自己干过的最漂亮的事情,就是捍卫了一条街道的历史,同时也保住了“叶舟”这个名字,谢天谢地。
青年报:你是兰州人,你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故乡吧。人们一提起丝绸之路,肯定会想到兰州,所以这里文化积累很深。我想问的是,你的文学理想或者说是文学观,是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培养起来的吗?
叶舟:我的故乡就是一只船街道,它并不长,也不宽,隐身于兰州城内。
我从小就生活在黄河上游,生活在兰州这座重要的水陆码头上。1877年,当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在他的《中国》一书中首次发明了“丝绸之路”这个名词,并被世界广泛认可后,横亘于亚洲腹地深处的这一条天路,仿佛抖落了身上的灰尘,露出了它清晰的骨骼,以及斑斓的历史。巧合的是,我所在的兰州城,恰恰就位于丝绸之路境内,它被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所簇拥,东望长安,向西又毗邻着河西走廊这一条著名的孔道。如果说,写作是一种宿命的话,那么兰州及河西走廊就是我的文学版图之一,也是我的文学疆土,我的长篇小说《敦煌本纪》和《凉州十八拍》就发生在这里。
用一个比喻的说法,我站在兰州这一座水陆码头的瞭望塔上,可以望断千年,看尽春秋。在这里,不仅有大河东去、佛法西来的遗址,不仅有民族融合、各美其美的传说,不仅有语言共生、和平遍地的光阴,即便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仍旧有着丝绸之路这一条伟大的通道,给予我们这个国家的慷慨馈赠。我以前撰写过一部纪录片的解说词,描述从丝绸之路上涌入中国内地的瓜果与蔬菜,便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一种例证。比如,从先秦到两晋,我们接纳了小麦、大麦、高粱这样的粮食作物,接纳了藕、萝卜、胡瓜、胡桃、胡椒、蚕豆、芋头、香菜、豌豆和茄子这样的蔬菜,接纳了生姜、大蒜这样的调味品。从唐朝至元朝,我们又迎接了丝瓜、莴笋、菠菜、胡萝卜等的蔬菜,迎接了西瓜、无花果、香蕉等的水果。从明朝和清朝,我们拥抱了红薯、花生、向日葵、烟叶这样的作物,拥抱了辣椒、西红柿、土豆、南瓜、洋葱、洋白菜、西葫芦、菜心这样的蔬菜,拥抱了苹果、菠萝、草莓这样甘甜的水果。真是难以想象,假如剔除了以上这些活色生香、琳琅满目的果蔬品种,我们的餐桌上该有多么单调,我们中国人的味觉该有多么寡淡,我们的诗歌和戏文中将会丧失多少清香的气息。但是不,人类的文明与交流,驱遣着这些植物大军一路东进,翻山越岭,服属了这一方水土,进入了我们的田野与胃囊,养育了我们的昨天和今天,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的地理,这样的历史,这样的果蔬与饮食,无疑也养育了现在的我,包括文学的眼光、立场、美学、伦理与态度,这似乎有点宿命的成分。
青年报:我们可以说是同行,你在新闻媒体里干过很长时间,你讲一讲自己在媒体工作的经历吧。你觉得这些经历对于你的写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叶舟:曾经有整整六年的时间,我一直在埋头办报,心无旁骛,没写过一篇小说,甚至没写过一行诗,简直到了身心分裂的地步。我知道,世界上或许并不需要我这样一个新闻编辑,但它可能需要像我这样一个诗人、一个小说家去干点什么,干点正事。仰赖于甘肃日报社的善待和礼遇,为我成立了“叶舟工作室”,让我一直在从事文学创作,几乎没有任何的干扰,我心存感激。
在我看来,新闻结束的地方才是文学的起点,哪怕是一条简短的社会新闻,其中都包含着足够多的文学元素。新闻是喧哗的、表象的、站在前台的,而文学需要刺破那一张报纸,去究问事件背后的纹理、轨迹与世道人心,后者可能更有力量,也更有说服力,这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我虽然离开了新闻一线,但这一段经历教会了我对这个时代、对整个社会的热情与敏感,当然也不乏剖析和怀疑的能力。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有过一段新闻生涯,想必也是一件幸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2月27日上海书迷“顺着网线”在北京见到了叶舟
- 2023年02月24日攀登新时代文学高峰的雄浑史诗丨叶舟新作《凉州十八拍》在京首发
- 2023年02月23日向世界讲述甘肃!叶舟携《凉州十八拍》亮相“扬帆计划·中国文学海外译介”推介会
- 2023年01月12日2022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十大作家发布,叶舟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