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兰州市农村“三变”系列报道(一)】皋兰青禾农民专业合作社抢抓机遇 加速形成种养结合发展的产业链条

 2019/11/07/ 08:27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李晓霞

兰州市农村“三变”系列报道(一)

建一处基地 富一方百姓

皋兰青禾农民专业合作社抢抓机遇 加速形成种养结合发展的产业链条

  编者按:近年来,兰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三农”工作重要思想,紧盯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导向,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创新,盘活各类资源,打造“股份农民”,初步形成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良好局面。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兰州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系列报道,为您讲述这些粘着新鲜泥土味的乡土故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驱车穿过兰州市皋兰县黑石镇黑石村,一块块平整、连缀成片的土地便出现在了面前。深秋时节,田地里的牧草已经收割,一捆捆立于地头。这里是皋兰青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称青禾合作社)种植养殖基地,也是当地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试验田”之一。从这里,抢抓兰州市农村“三变”制度改革机遇,牧草种植、肉牛养殖产业项目建设正进行地如火如荼,一个种养结合发展的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形成。

  立产业:我赶上了好政策好机遇

  深秋时节,广袤的田野里处处可见丰收的场景。在皋兰青禾合作社种植养殖基地,田地里的最后一茬牧草已经收割打包,正被运往仓储基地。

  “我们引进种植的是美国优质紫花苜蓿,属于优质的牧草,一年可以收三茬,雨水好的条件下每亩可产900公斤左右牧草。用不了多久,这些牧草便会被发往宁夏等周边地区的养殖基地。”青禾合作社理事长何占西说。

  原本做电器生意的何占西,“跨界”进入农业领域,对他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农村改革正在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无限活力,我相信,有政策引领和支撑,农业农村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赶上了好政策好机遇,所以,我用全部资金积累投入到农业领域,我相信一定能有所作为。”何占西说,“皋兰县位于白银、兰州和兰州新区的结合点,地理优势明显。自然条件、水土资源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现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皋兰黑石镇,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通过土地资源盘活,既能为牧草种植提供土地,又能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咋发展:“三变”改革就是路 

  产业项目有了,如何发展才是重点。 

  通过合作社、村两委、村民带包三方联席会议,将三方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流动性资产,量化折股,实行固定分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兰州市农村“三变”改革在皋兰黑石镇大横村等地变为兴旺产业、改善生态、增收富民的生动实践。 

  青禾合作社成立伊始,在村委会鼓励支持下,438户农户将4552亩(其中贫困户217户783人)闲置土地入股,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宿,每亩评估价5000元,折股22760股,每股收益6%,农户每年每亩土地取得300元不等的收益。在种植养殖基地长期务工的2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0户)以技术和管理入股,每年获得2万元以上的保底分红。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不同的是,土地里种上了优质牧草,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福田”;土地的主人由农民变成了固定分红的股东。 

  此外,村委会将财政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60万元资金入股到合作社,按照每股1000元标准折为600股,其中村委会配股400股,为16户贫困户配股200股,每户配12.5股。资金变股金,每股按照6%的固定分红,每年村委会获得分红2.4万元,每户贫困户获得固定分红750元;经过清产核资,村委会将闲置的校舍评估作价10万元,折股100股,村集体每年实现保底分红5000元。 

  “实际上,这是一个多赢的发展模式,合作社有了土地作为发展依托,入股农户增加了收入,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也带动了贫困户脱贫。”何占西说。 

  “原来,村子相对偏远,村民外出打工,田地撂荒的多。”大横村村民李青山见证了村子的发展,“现在好了,撂荒的土地上种上了牧草,还将建起优质肉牛养殖场,我相信将来能够带动村子里更多人致富。”李青山也是合作社务工人员,每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让他能够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家门口有了这么好的产业,每天下班可以回家吃饭、睡觉,还有固定收入,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能有这样的好事。”李青山说。 

  同样是务工人员的村民李爱兴,很看重这份家门口的工作。他说,以前在新疆打工,吃住花销后一年下来存不了多少钱。如今在养殖基地务工,下班20分钟就能到家,“好得很”。而在青禾合作社,务工的当地村民最多时有120人,每天有120元到150元的收入;长期固定务工人员有近30人,人均收入3500元。务工和流转土地的收入,让当地村民的钱袋子充实了不少。 

  新蓝图:种养结合促良性发展 

  在青禾合作社的一处宣传栏里,有这样一句话:建一处基地,富一方百姓。这是何占西的发展理念,也是产业发展目标。种植基地基本成型之后,如今,一个更大的产业项目已经上马:建成千头肉牛养殖基地。 

  今年以来,兰州市农业农村局纵深推进“三变”改革,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探索以多种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产加销”深度融合。“三变+特色种养业”正是兰州市农业农村局探索实施的农村改革模式之一。顺应这一改革趋势,何占西以“三变”为抓手,走种养结合的复合型发展之路。 

  在距离种植基地不远处,牛舍、饲料存储加工车间及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已经建成。该项目占地面积50亩、总投资2700万元。 

  按照项目既定的发展路径,合作社将通过“基地+农户+集体”等多种经营形式,加速肉牛生产、带动农民致富。

  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契约合同,即由合作社提供有偿的技术、种牛、饲料、信息等系列服务,三种方式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母牛送崽型,即由大户把小母牛给贫困户免费饲养,下的幼崽归贫困户所有;小牛有偿放养型,即提供小牛给贫困户饲养,每月给一定的饲养费;仔牛回收型,即有偿提供仔牛,长大后按市场价回收,再收回仔牛成本。

  “我们的目标是计划经过3至5年的发展,形成以公司为龙头、肉牛改良为示范、肉牛育肥为基地、农户分散扩繁为基础的‘小群体、大规模’肉牛产业发展链。依托黑石镇及周边农户,着力培植一批繁殖户,形成规模肉牛养殖基地,为皋兰县肉牛业整体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站在已经竣工的牛舍前,何占西信心满满地说,种养的融合,将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生产模式,促进大农业良性循环发展。今年年底前,首批500头肉牛将引进入栏。

  青禾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实绩的取得,离不开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及皋兰县推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农村改革举措,这些举措,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兰州市已通过在全市32个乡镇、34个村开展试点,探索出“三变+特色种养业”、“三变+田园综合体”等6种改革模式和“保底分红+收益分红”、“固定分红+浮动分红”等6类分红模式,以及土地股、劳务股、技术股等多种股权形式。

  在政策引领下,青禾等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兴起,截至目前,全市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已达277家,2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共有合作社1664家,贫困村合作社实现全覆盖。今天,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正立足实际、盘活资源,在兴产业、美农村、富农民的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