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平凉收藏家张海山:一份收藏一份情 10万余份报纸藏着“百晓生”

 2019/11/20/ 09:18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常舒清

一份收藏一份情 10万余份报纸藏着“百晓生”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每一份报纸都见证了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每一份报纸也都承载着一份真情,正像那通晓世间百态的“百晓生”。在平凉市,有一位收藏家叫张海山,42年来,他收藏了10万多份各种各样的报纸,6300多册书籍,3000多本杂志。这些报刊杂志里,有记载着新印注释大字本《十子全书》告成、印度地震、法国水灾等消息的清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十七的《申报》,有特殊意义的《救亡情报》,还有记载着平凉解放消息、佐证平凉解放日的70年前的很多珍贵报纸。而最新收藏的报纸则是从全国31个省会城市订阅而来,关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各种报纸。

  从订阅到收藏 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报纸

  1976年,张海山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工作之余,他除了喜欢看单位里订阅的各种报纸外,还要从工资中省出一部分钱订阅对自己有用的报纸杂志。张海山边读边将有价值的文章剪下来,粘贴成册。5年间,他剪贴了20多本。需要哪种资料,很快就能从剪贴本中找出来。久而久之,张海山越来越离不开报纸,也越来越痴迷于收藏报纸。1981年开始,张海山停止了剪贴,转成整本整张的开始收藏。

  1987年10月,张海山开始从事文秘工作,报纸对他来说就更为重要了。为及时了解政策、准确反映情况,每年订报时,他还要自费多订阅五六种。平日里,他只要有空闲,就在各单位、科室收集别人废弃的报纸,还经常给在外工作的亲朋好友打电话搜集报纸。平凉市的每个街道报亭、旧书摊都有他不断寻找报纸的身影。

  今年为了收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报纸,张海山更是想尽办法,订阅了全国31个省会城市200多份报纸。张海山告诉记者:“这些报纸都是记载历史的符号,我要永久保留,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财富。”

  故纸堆里知晓天下事

  在张海山的收藏中,各种老报纸、创刊号、号外和大事件报、百期千期万期、八连体报等,可谓应有尽有。他收藏最早的一份报纸是清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十七的《申报》,上面刊登着新印注释大字本《十子全书》告成、日本在德国定船、德奥意三国盟誓、印度地震、法国水灾等消息。除了《申报》《京报》和《大公报》,涉及重大事件的民国报、文革报和解放初期的报纸,张海山也都精心收藏了下来。

  在一处展台上,记者看到有十多张颜色泛黄的老报纸,有《人民日报》《解放日报》……而这些报纸非常有意义,上面全都报道了解放平凉的消息。张海山告诉记者,这是他专门从河北一个朋友那里买回来的,连平凉档案馆里都没有。张海山收藏的这些老报纸,进一步佐证了平凉的解放日期为1949年7月30日。

  多年收藏面向全社会展示

  2015年,退休后的张海山多次自费参加全国及西北五省区集报联谊会、博览会,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吸纳了外地报友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2016年5月27日,平凉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专题调研了张海山的报纸收藏情况,并进行了座谈,使他备受鼓舞。2017年7月1日,张海山的红色书报收藏馆在平凉十中正式开馆,了却了他多年的夙愿。2019年新中国70华诞,受平凉市教育局等单位特邀,张海山收藏的报纸面向全社会举办了多场大型展览。

  张海山用满腔热忱和执着填满了这间70平方米的书报收藏馆。张海山告诉记者:“我有个愿望,希望能在平凉城区找一处开放式的场所,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书报博物馆’,让更多的市民随时随地可以参观、交流。”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常舒清文/图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