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人民日报】敦煌守护人

 2020/01/16/ 15:02 来源:人民日报 董洪亮 付文 银燕 王锦涛

  我心归处是敦煌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它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它永不磨灭。”

  敦煌研究院墙上的一段话如是写道。

  敦煌研究院还有一座名为“青春”的雕像。短发少女拿着草帽,昂首前行,意气风发。雕像的原型,正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樊锦诗生于北平,长于上海,是1958级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樊锦诗被分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至今。作别繁华市井,来到大漠深处,无数次,樊锦诗远望三危山,天地间好像就剩下了她一个人:“此生,我就是一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和大城市比,敦煌的生活条件自不待言。樊锦诗住的小屋子连家具都没有,墙上掏两个长方形大洞,就成了衣柜和书柜。但与艰苦条件相比,至亲分离更让人痛苦。樊锦诗来敦煌工作后不久,父亲去世了。那时候她刚新婚,丈夫彭金章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

  第一个孩子出生前,樊锦诗还在棉花地里摘棉花。举目无亲的她,在架着煤炉子、冒着烟气的简陋病房里生下了大儿子,没有一个亲人陪伴在旁。“孩子生下来连一件穿的衣服都没有。后来老彭知道孩子出生在敦煌了,才挑了两扁担生活用品,转车多次来到了敦煌。”那一刻,樊锦诗再也止不住泪水。

  唯一得以慰藉的是,“略显暗淡的壁画和彩塑上一旦遇了光,便现出了真容。那般流光溢彩,那般绮丽绚烂,令人惊心动魄。”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樊锦诗到武汉休了一段时间产假,可与家人团聚时,她内心深处却不时浮现出千里之外的洞窟,令她搁不下、放不下。樊锦诗渐渐明白,若一个人心灵颠沛流离,则“居无定所”,临摹壁画、修复洞窟、科学保护、传承弘扬,是在保护和守护莫高窟中寻找内心真正的居所。

  长期两地分居,彭金章知道妻子对于莫高窟的痴恋。1986年,他做出了调来敦煌的决定,成全妻子。至此,距离他们结婚已经整整过去了19年!

  从九层楼往回走,满天繁星,月华如水。阵阵风儿掠过白杨树,沙沙作响。如今的樊锦诗,已从红颜少女变成了华发老人。“大家都知道樊锦诗,其实樊锦诗没什么了不起,只是沾了莫高窟的光,还有老彭的支持。”樊锦诗说,“老彭”在敦煌找到了他自己擅长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喜欢敦煌。

  敦煌,像一盏心灯,迟早会照亮每一个新来者。

  2018年,“丝路明珠:敦煌石窟在威尼斯”展览在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开幕,这是敦煌艺术首次登陆威尼斯。80后付华林参与其中,他和团队的专注与专业,让老外竖起大拇指:“敦煌的艺术惊艳,你们对艺术的敬畏一样令人惊艳。”

  三危山下,付华林指向远处,那里沙海绵延,莫高窟聚沙成塔,成就了无数来者心中最为珍贵的人间。付华林也很自豪,无论在哪里,说起“我的敦煌”,一句话:气宇轩昂。

  每年清明,敦煌研究院全院都会到宕泉河畔扫墓。这是“敦煌人”的传统。李仁章、许安、毕可、常书鸿和李承仙、霍熙亮、段文杰和龙时英、史苇湘和欧阳琳、李其琼、潘玉闪、陈明福……27名员工长眠于三危山下,生前身后永远守护莫高窟。

  许许多多的“敦煌人”,扎根戈壁,和着大地深处的呼吸,阻狂风挡暴雨、遮冰雪蔽沙尘。

  《人民日报》(2020年01月16日 20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