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西部戈壁,巨擘书写精彩的“敦煌答卷” ——“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素描

 2020/01/16/ 17:49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施秀萍

  等

  走进莫高窟千年的历史长廊,那里,总有人在“等”,总有要“等”的人——

  公元366年,三危山等来了乐僔。从此,叮当悦耳,一座座石窟绵延10余个朝代,开凿出一座流经千年的文化圣殿。

  公元1944年,莫高窟等来了常书鸿。从此,号角嘹亮,一代代莫高人接力70余年,建立起一家享誉世界的文博管理机构。

  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王旭东……一代代莫高人都知道,莫高窟在等;可他们更知道,莫高窟等不起。

  从看守保护,到抢险加固保护,再到科学保护,到如今基本建成以科技保护和科学管理相结合,以安全保卫、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相结合,专项法规、保护规划、数字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保护体系……方法和手段不停变化,保护的初心和使命未曾改变;

莫高窟窟顶的植物治沙工程_副本.jpg

莫高窟窟顶的植物治沙工程。

  从最初单纯的壁画临摹与绘画技法研究,到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敦煌壁画图像研究、敦煌文献研究、敦煌历史文化研究、丝绸之路民族宗教研究等专题研究,以及敦煌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的系统解读,从“吾国学术之伤心史”到冉冉升起的世界敦煌学中心……范围和内容不断延伸,研究的初心和使命依然如初;

1955年-敦煌文物研究所研究人员莫高窟第196窟临摹壁画_副本.jpg

1955年,敦煌文物研究所研究人员莫高窟第196窟临摹壁画。

  从偏居西北一隅、无人问津的窘境,到名扬四海、一票难求的游客圣地;从高深难懂、高高在上的“庙宇神坛”,到褪去神秘外衣,走近街巷里陌的“寻常百姓”……渠道和途径几番更替,弘扬的初心和使命宛若初见;

微信图片_20200113153410.jpg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敦煌展览成为弘扬敦煌文化的有效途径,广受欢迎。

敦煌研究院运营的自媒体(部分)_副本.jpg

敦煌研究院运营的自媒体。

  ……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尽管,敦煌研究院已发展成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和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在保护、研究、弘扬方面处于全国乃至国际领先地位,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创无数先河,争得无数第一,取得多项专利,荣获多项大奖,但莫高人依然“如坐针毡”,只争朝夕,与时间赛跑。

2018年,敦煌研究院“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一举摘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实现了西部地区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jpg

  2018年,敦煌研究院“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一举摘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实现了西部地区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

  2003年,65岁的樊锦诗提出了大胆的设想,用球幕电影技术展示洞窟文物。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属首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反对声也不绝于耳。

微信图片_20200116155910.jpg

樊锦诗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可,樊锦诗“执拗”。

  保护,还是开放?一直以来似乎是一场非黑即白的博弈。

  可樊锦诗,用一座历时12年建成的数字展示中心,实现共赢。“总量控制、在线预约、网络支付、前端观影、后端看窟”的旅游开放新模式,不仅彻底改变了莫高窟自1979年开放以来的参观流程、参观模式以及参观体验,也将莫高窟游客最大日承载量由之前的3000人次提升至6000人次, 实现“鱼和熊掌兼得”。

数字展示中心_副本.jpg

数字展示中心成为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利器”。

  2016年5月1日,经过20多年的数字化进程,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在互联网的广阔领域里,一次性“开凿”出跨越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10个不同朝代的30个经典洞窟,向全球开放。

2016年5月1日,敦煌研究院向全球推出“数字敦煌”网站,让人们得以分享“数字敦煌”成果_副本.jpg

敦煌研究院向全球推出的“数字敦煌”,让人们“走进敦煌”。

  这不仅让更多难以抵达敦煌的观众,“看见敦煌”;也将薪火相传,直到“在线复制”出又一个“虚拟敦煌”,让敦煌的美永世流传。

  这是何等的壮举!

  李云鹤,今年已是87岁高龄,却依然记得常书鸿交付给自己的任务,爬高上低,穿梭在洞窟和脚手架上,一点一点修复壁画。

  他知道,那些“生病”的壁画和塑像等不起。

  除尘、灌胶、滚压、回贴……从23岁的翩翩青年,到87岁的耄耋老者,李云鹤很知足,因为4000多平方米岌岌可危的精美壁画,经自己之手重焕勃勃生机。

敦煌研究院的保护专家在莫高窟第365窟进行壁画病害调查_副本.jpg

敦煌研究院的保护专家在莫高窟第365窟进行壁画病害调查。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从当初的常书鸿一人,到敦煌艺术研究所时的18人,再到如今的1463人,有些走进人们的视野,为人识得、记得;更多的人,默默无闻,不为人知,不被人晓。

  这又何妨呢。

  雁飞过,天知道;风吹过,云知道。来过的人,做过的事,敦煌都知道、都记得。已是足够。

  樊锦诗说,“敦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她还说,“如果再给一次机会选择,还是敦煌。”

  莫高窟在等,莫高人在等,他们等着更多的人来到莫高窟,成为莫高人,成为那一盏明灯,成为那一位攀登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