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兰天 通讯员万奎麟
寒冬时节,循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踏足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甘肃静宁,百万亩果园交织的热土上,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绘就的“工笔画”,一笔一画记载着支部跟着产业走、农民跟着党员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思路,让群众致富路上有了主心骨,路子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甜。
强了主心骨,趟出新路子
静宁,是甘肃省的苹果大县,蓬勃发展的果业给靜宁县南部山区的农民带来了“甜日子”,而北部寒旱山区不宜种果,多年来单家独户靠养牛为生,难以彻底摆脱贫困。南部果农的“甜日子”让脱不了贫的北部村民心里越发苦涩,也让各级干部肩头的责任和压力越发沉重。
位于北部山区的原安镇是静宁县的深度贫困乡镇,乡镇产业零敲碎打,形不成规模,迈不开步子。产业发展是决战脱贫的治本之策,为突破困局,静宁县委提出把抓党建促产业发展作为北部山区精准脱贫的主题。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把党员聚在产业链、把贫困户富在产业链、把品牌树在产业链。”静宁县委确立的“四链”模式,打开了镇村干部突围贫困的思路。原安镇以14个村集体为股东,注册成立了静宁县原安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同步建立镇产业公司党委,打破行政区划,整合组建红牛养殖、食用菌及土蜂等专业合作社及合作社党支部,全镇下起了“一盘棋”。
“过去农户的产业小而杂,如今专又精。”原安镇党委书记万德强介绍:“现在养牛户只需要专心致志做好红牛的育肥,玉米的种收、青贮,肉牛出栏找市场,都由专业合作社负责。党支部负责合作社项目资金监管和为民服务,对公司经营活动,做到了有为、有位。公司获取的利润,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贫困户)按股分红,一部分作为村级公益事业经费。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党员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
原安镇食用菌产业党支部领办的丰之华食用菌有限公司基地中务工人员正在封装姬菇菌棒
红寺镇特色产业黄花菜栽植地,同时套种板栗南瓜增收
位于大山深处的红寺镇,高、寒、旱的自然环境让大山里的农民长期走不出贫困的圈子。镇村干部经过反复商讨,决定发展小杂粮、黄花菜和板栗南瓜等特色种植业。
二河村的贫困户马建设看到村里的党员户张彦军一种就是30亩的黄花菜,也跟着种了4亩,“种啥有党员带头,管理有合作社操心,买卖有镇产业公司负责,我心里踏实得很。”
事实证明,马建设跟着种没错,单靠黄花菜地里套种的板栗南瓜,他收入增加了3000多元。如今,在“党组织+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下,静宁县产业发展有了坚实靠山,增收有了更多门路,早酥梨、静原鸡、食用菌、小杂粮等增收产业和饲草种植、农机服务等配套服务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党员守初心,村民少操心
“咱是党员,而且是‘一肩挑’的支部书记,责任重大,不能只管自己富,还要在奔小康的路上,拉着贫困户一起走,绝不能让一户一人掉队。”静宁县灵芝乡尹岔村党支部书记王旺喜说。隆冬季节,北部山区温度已低至零下10摄氏度。他在自己领办的万喜合作社托管果园里,忙得不可开交。
近年来,尹岔村不少农户外出打工,耕地撂荒、果园失管的情况比较普遍,针对此,王旺喜带头办起了果园托管合作社,与村里110户农户签订了1010亩果园托管合同,给村里贫困户提供短期就业岗位100多个。此举让荒芜的果园重焕生机,贫困户年均增收2600元以上。
“对标脱贫目标任务,聚焦扶贫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与合作社龙头企业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自身优势,党建引领合作社“互融互促”,这条路子我们会坚持走远走好。”灵芝乡党委书记李好信满怀信心地说。
作为静宁山地优质苹果盛产区,今年余湾乡苹果迎来了丰收。然而,静宁县苹果同比增产15.78%,价格下跌20%的市场开局,令果农慌了神,他们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合作社党支部。党支部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党员在关键时刻冲在了果品销售第一线。党组织发动、党员行动、龙头企业带动,“万名党员干部助推电商扶贫行动”第一时间如火如荼开展,线上线下全力帮助果农快速销售苹果,避免了滞销跌价,确保了“增产稳收”。
在这次市场销售“攻守”战中,韩店村党支部书记赵军海,精准把握市场动向,动员果农快收、快销,占得市场先机。赵军海说:“虽然我少赚了七八万元,但是看到果农把钱装在了自己的口袋里,我就心安了。党员就要先人后己,这样群众才能信赖咱党支部。”
韩店村的果农赵勤勤、赵有仓说起赵军海的这一举动,满肚子的感谢汇成一句话:“我们赵支书是真正不忘初心,为我们操心呢!”
灵芝乡尹岔村党支部领办的万喜果品合作社托管园
路子对了头,小康在前头
如何立足当下,聚势而为,实现产业提速、群众增收的“蜕变”?静宁县界石铺镇、四河镇党委用实践破题、给答案。
近年来,界石铺镇党委传承红色基因,瞄准养牛饲草供应的前端市场、活牛供应的高端市场和红色旅游的特色市场,搭建起“饲草种植+肉牛养殖+红色旅游”产业扶贫体系。
由此,陇上草牧业、甘肃春盛康达两家龙头企业被引了进来,供港肉牛标准化养殖及出口创汇基地也建了起来。界石铺镇10个村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同步组建康源牧业联合社,及时跟进成立的联合党支部,发挥“统”的功能和“带”的作用。饲草种植供应、肉牛引进销售、品种改良及养殖技术培训都由联合支部统一定标准、定规范、定指导价,有了“定心丸”,849户贫困户入社种草、养牛、务工、流转土地,抱团发展。
在“小有名气”的界石铺供港肉牛标准化养殖及出口创汇基地,现代化的双列式标准化牛棚映入眼帘,圈舍内400余头平凉红牛个个膘肥体壮。
康源牧业联合党支部联带的陇上草牧业公司
康源牧业联合党支部联带的甘肃春盛康达供港肉牛标准化养殖及出口创汇基地
“经过检疫,过两天这批牛就要送往香港市场了,‘身价’都不低,普通市场活牛每公斤三十五元钱,供港活牛每公斤在六十七元。”界石铺镇崔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学话中透着自豪:“我现在是‘双重身份’,兼任了基地所属联合党支部的委员,给群众办事更方便了。短短4个月,基地就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红牛420头、青贮饲草玉米2000吨,为群众增收700多万元。”
通过镇里组建的产业公司,坚持“产业带产业,抱团‘联姻’式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目前全镇已经走出了一条以畜带草、以草兴畜、畜肥还田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子,休闲农业采摘区、乡村旅游发展休闲农业和红色乡村旅游在红色热土上实现了再出发。而界石铺镇同步建立的产业党委,则把产业党组织内嵌到“产业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的链条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法定地位,在决策、执行、监督、服务各环节的责权。建立各经销主体负责人与党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将党建工作总要求写入产业经营的章程、协议之中,实现了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四河镇村党支部联盟建办的小杂粮加工基地·扶贫车间。
在“贫困圈”最深处的四河镇近几年流传着这样几句顺口溜:“产业进了一家门,支部成了大联盟,发展圆了脱贫梦,一起叩开小康门”。这源于四河镇走出了和界石铺同步的草畜“产业联姻”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带动四河镇饲养牛达到9850头,群众增收有了保障。
同时,四河镇以“支部联盟”的形式,联动产业基地、合作社、加工企业和扶贫车间共同发展,使小杂粮产业撬动了大发展。19个村支部结成“联盟”,通过“物资补、技术扶、奖励促”的办法,鼓励村民种植荞麦、白谷、莜麦等小杂粮和饲草玉米3万余亩,各村吸纳2000多户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社员,73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通过扶贫车间加工,售出小杂粮3万多件,创收600万元。
7年间,静宁县累计减贫人口35752户152725人。贫困发生率由35.88%下降至0.78%。226个贫困村即将全部脱贫退列。
时光为尺,数据为证,静宁的春天正在来的路上!
相关新闻
- 2020年01月13日宁县吝店村农民张俊宁养兔走上致富路
- 2020年01月10日天猫年货数据显示 兰州百合静宁苹果等5种甘肃特产成为全国消费者欢迎的年货
- 2019年12月01日一桥连甘青架起致富路,新建大河家黄河大桥正式通车
- 2019年11月20日“头疼路”变成致富路——张家川高标准建设“四好公路”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