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飘香致富路
——省自然资源厅驻岷县韭菜村帮扶工作队扶贫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 砚 通讯员 尚 荣
初夏的岷县维新镇韭菜村处处生机盎然,一条条水泥通村公路蜿蜒盘旋,一幢幢砖混新房鳞次栉比,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幅幅农村发展新图景呈现眼前……
韭菜村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产条件落后,生活贫困。2018年8月,省自然资源厅干部王文峰来到这里,成为韭菜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队队长,与两位酒泉市肃州区财政局干部组成了帮扶工作队。一年多来,他们扎下根、沉下心、干得实,用自己的真心真情融入全村,助力脱贫致富,打造全新的韭菜村。
焕美丽新颜
过去,韭菜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环境意识淡薄,脏乱差现象严重。王文峰与村“两委”班子认真商量后,决定在“美丽”上做文章,积极协调省自然资源厅和岷县交通局、维新镇政府财政资金70余万元,先后为韭菜村新架设了太阳能路灯,购买了垃圾箱、垃圾桶,修建了垃圾池,通村道路滑坡区域路面拓宽、滑坡面加固,硬化村内巷道2.8公里。
看到面貌焕然一新的村庄,老党员李义平见人就说:“帮扶队来了一年多,韭菜村真是大变样,以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村子漂亮了,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基础设施改善了,王文峰想着再给韭菜村“锦上添花”,他自筹资金,与村民一起在通村道路旁种植了非洲菊、波斯菊等花卉,在村子二社附近荒山栽植了5000株云杉树苗。夏季花开时,村庄多了些诗情画意。
闯富裕新路
韭菜村中药材资源优质丰富,但仍以家家户户分散小规模经营方式为主,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农户辛苦一年,连成本都捞不回来。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创收致富,去年9月,帮扶队扶持成立了韭菜村“久彩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去年合作社收购了一批本村中药材,经过筛选、加工切片、定制包装,生产出第一批产品“岷州三宝”礼盒套装,年底实现盈利近4万元。初战告捷后,帮扶工作队向省自然资源厅申请12万元扩大合作社生产规模,向县商务局申请2万元建设韭菜村电商服务中心,又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15万元拓展生产加工能力。通过产、收、销多措并举,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了村民后顾之忧,提振了他们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
“既发展了见效快的产业,也发展了中长期产业,两条腿走路,走得稳、走得实,现在全村对发展产业干劲很足。”村书记李爱平对产业发展感触颇深。
扬和谐新风
高价彩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好逸恶劳,一直以来,这些陈规陋习成了韭菜村脱贫路上的“拦路虎”。
帮扶工作队仔细摸排分析,与村“两委”班子精心谋划,在韭菜村开展了“树新风除陋习扬正气”攻坚战。对个别家庭深入走访,问原因、指危害、给办法、倡新风、讲法律、限期限、抓落实,对于限期内未整改到位的家庭进行批评。
帮扶工作队利用村民农闲时节举办“扶贫扶智扶志夜校”,通过PPT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向贫困户讲解党的脱贫攻坚政策、中药材种植技术、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等。村民的学习热情超出了帮扶队的预期,教室常常挤满了人。村民王天时是夜校的忠实学员,每天来得最早、听得最认真,时不时还要和其他村民讨论两句。不会写字的45岁村民王召平上了文化课后终于学会了写名字,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
帮扶队在韭菜村举办了6期“文化大讲堂”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净化乡风民风为主,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在全村营造“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勤劳致富为荣”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让群众知法、懂法、敬法。先后表彰了2018年度6户“勤劳致富户”、3户“美丽庭院户”和4户“尊老孝亲户”,引导村民树立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塑造良好的乡村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村风正气。
帮扶工作队还积极联系社会团体、公益组织、民营企业,跑资金、找项目,2019年度,仅通过帮扶工作队联系,韭菜村接受的各类社会捐赠高达34万元。一件件惠民实事、点点滴滴的爱心,汇聚成温暖的河流滋润着村民的心田。
相关新闻
- 2020年05月06日“党建+合作社” 蹚出致富路
- 2020年05月05日【坚持两手抓 夺取双胜利】修筑致富路 助力奔小康——陇漳高速公路项目复工复产现场见闻
- 2020年05月03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修筑致富路 助力奔小康——陇漳高速公路项目复工复产现场见闻
- 2020年04月28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酒泉】“瓜爷”李富春带领大家奔向致富路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