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的“吉祥三宝”
技术人员指导中蜂养殖
岷县万亩当归标准化种植基地
岷县东西部协作猫尾草加工扶贫车间机械化作业
中药材切片加工车间
工人正在东西部协作猫尾草加工扶贫车间工作
蜂农学习养蜂技术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后斌杰
贫困地区要脱贫,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尤其是具有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最为关键。十八大以来,岷县县委、县政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紧抓扶贫政策落地,坚持精准扶贫与转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方式深度融合,立足区域特色与优势,形成了“药材蜂蜜猫尾草,产业扶贫三件宝”的扶贫格局,走上了由脱贫向小康、由一家一户增收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快车道。
甜蜜事业 改变百姓“苦日子”
包想栋,曾经是岷县中寨镇出扎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已经稳定实现了脱贫。聊起家里的情况,他高兴地说:“前年县上支持我养了5箱蜂,让我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以前都是按老办法,自己琢磨着养,现在有专业老师指导,养殖信心更足了!”岷县得安中蜂养殖场负责人李得安说,他不仅学到了养蜂新技术,也转变了养蜂理念。“一年下来,50窝蜂就可以产900斤到1000斤蜜,拿市场价格来算,现在就比每年多增收五万元到六万元,小蜜蜂大产业,这就是我甜蜜的事业。”李得安刚参加完当地举办的面向合作社、企业的蜂群养殖培训班,培训老师从中蜂养殖四季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
岷县盛产名贵中药材,据统计有各种药材238种,加上广阔的草原和林地自然资源,为中蜂养殖提供了优质丰富的蜜源植物。近年来,岷县把蜂产业作为三大特色产业之一,制定出台了《岷县蜂蜜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推行标准化养殖和规范化生产。从蜜源植物到绿色养殖,从技术培训到生产规范,从蜂蜜产品质量到品牌建设,从龙头企业到合作社培育,从初级农产品到销售终端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全县蜂产业养、加、销链条逐步完善,发展势头强劲,逐步形成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扶贫、群众增收的良好格局。
岷县十里镇南小路村村民郎牛代告诉记者:“一天80元工资,一个月做20天左右,一个月就是1600元,一年下来收入一万多元。”今年59岁的郎牛代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2019年,他被吸纳到岷县兴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打工的同时,还学到了中蜂养殖技术。谈起现在生活上的变化,老郎高兴得合不拢嘴。
成立于2018年的岷县兴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扶贫项目,连续两年累计协调到产业扶贫资金16万元,作为8户贫困户的入股资金,每户每年可分红1000元。目前,已带动周边3个村41户群众开展中蜂养殖及蜂产品销售。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普及新法科学养殖,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销售,实现保底分红,力争多元化再分红,多渠道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是岷县蜂养殖的主要模式。
养好了蜂,还要卖出蜜。为确保好蜂蜜卖上好价钱,岷县发展壮大县内蜂蜜生产企业6家,引进在全国有1350家连锁店的福建永辉超市。2019年5月,占地9.32亩的岷县永辉年产千吨中蜂药蜜产业扶贫项目开工建设,同年12月25日建成投产,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5月22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岷县大竜村的“脱贫药”
- 2020年05月20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岷县:劳务输出促增收
- 2020年05月19日岷县:合作社成村民脱贫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