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小产业”做出扶贫“大文章”——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帮扶卓尼县工作走笔

 2020/06/18/ 03:3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小产业”做出扶贫“大文章”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帮扶卓尼县工作走笔

  6月的甘南州卓尼县,树木青翠,天空蔚蓝,风光旖旎。

  “卓尼美,但没有立得住的产业,当地村民只能靠外出打工过日子。”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干部说,卓尼县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业县,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两手抓”,让当地村民既守住绿水青山,又能实现脱贫致富,是帮扶工作一开始就要思考的重点。

  一

  “小产业”也能做出扶贫“大文章”。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习深入卓尼县帮扶工作一线,与当地驻村干部研究调整产业帮扶计划,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让这些“小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金饭碗”。

  “小产业”如何撬动“大扶贫”?带着疑问, 我们乘车沿着洮河岸边一路行驶,来到走访的第一站——纳浪镇西尼沟村。这里是进入甘南州的东大门,也是外地旅客游览洮河民族风情线的首个 “打卡点”。

  “西尼沟村以林地为主,耕地就那么点,村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糊口。”省市场监管局驻西尼沟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张辉林说。2019年5月,他刚来这里驻村的时候,真是两眼一抹黑,想帮助村民致富却找不到合适的产业。

  因地制宜,富民产业才能稳得住,发展得起来。“今年4月,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西尼沟村雨水充沛、气候湿润等因素,投入10万元在山坡地上试种上了乌龙头,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的林地,还为当地村民致富找到了新路子,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你看,这几个月雨水好,我们种的乌龙头都长了一截子。”张辉林欣喜地介绍说,乌龙头又名木龙头,可鲜食,也可晒为干菜或用醋盐腌,而且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很受市场欢迎。

  谈及乌龙头的销售出路,张辉林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正在修建的农家乐说,我们这近百亩的乌龙头,成熟后就直接送到附近的农家乐,连村子都不用出就能卖掉。

  “今年试种成功后,我们将鼓励村民扩大种植范围,让乌龙头种植真正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产业。”张辉林满怀信心地说。

  二

  在距离西尼沟村15分钟车程的纳浪镇温旗村,省市场监管局投入20万元养殖的“沙棘鸡”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新希望。

  “我们的鸡平时就在这山地上放养,吃的是按比例配出的高营养谷物,还有山上沙棘树掉落的果子,不仅肉质口感好,还营养丰富。”省市场监管局驻温旗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张中锋介绍说。为解决当地村民缺少致富产业的问题,今年4月,他带着村干部利用村集体的40多亩山地养起了土鸡,自己也当上了“鸡倌”。

  产业发展要有活力,少不了贫困户的积极参与。“我们将100多只幼鸡送给了村里有养鸡经验的6个贫困户,希望能够带动贫困户一起养鸡致富。”张中锋说着便带着我们,穿过巷道,来到了养鸡贫困户付树平老人自家盖的鸡舍里。

  我们走进时,20余只小鸡正围着付树平老人“叽叽叽”地抢食吃。看到有人进来,付树平放下手中盛有鸡食的小碗,小心关好鸡舍栏,才安心地走出来搭话。

  “付大爷,这鸡就你们家养得好,明年再多分些给你们家。”“好呀,我一定把这些鸡养得好好的。”付树平满面笑容和张中锋寒暄了起来。

  “现在年纪大了,家里养些鸡也不用出门打工,还轻松些。”付树平笑着说,日子越过越好,心里高兴着呢。

  张中锋算了笔账,8月份出栏,700多只鸡每只按市场价能卖近100元,就能有7万多元的收入。“今年,我们打算扩大养殖范围,再注册个商标,村民们不出远门也就能多一份收入。”张中锋说。

  三

  “看过了西尼沟村的乌龙头、温旗村的‘沙棘鸡’,还得去看看木耳镇的木耳。”同行的市场监管局干部说。

  木耳镇种的木耳,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带着好奇,我们来到木耳镇力赛村。

  在力赛村的一座温室大棚内,一排排木耳菌棒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蔚为壮观。“这是我们第一次试种木耳,因此租用了当地村民的大棚进行试种。再过两个月这里1万个木耳菌棒成功发芽,就能移植到位于木耳镇出纳村的种植基地,形成规模种植。”省市场监管局驻七车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赵帅峰介绍说。

  为什么选择木耳作为当地富民产业?“木耳镇温湿的气候适宜木耳的生长,且木耳种植不需要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只要肯操心,细心些,村里留守的妇女和老人都能干。”赵帅峰娓娓道来。

  为最大程度发挥扶贫资金效用,省市场监管局将木耳镇对口帮扶的七车村、出纳村等5个村共48万元扶贫资金集中使用,在出纳村流转了10亩土地,建设了一座拥有5个种植棚、2个晾晒棚的现代木耳种植基地,为木耳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扶贫工作做得好不好,当地村民说了算。

  在走访的最后一站,我们乘车沿着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来到了省市场监管局帮扶户——木耳镇麻地湾村李顺林的家里。

  “老孙,来了啊。”“你这房子盖得怎么样了?”“就在这东边加盖四间房,还忙活着呢。”……刚进院门,正忙着加盖新房的李顺林便放下手中的木活,像老朋友一般和省市场监管局驻麻地湾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孙军强拉起了家常。

  环顾四周,规整的四合院窗明几净,正屋门口的经幡随着微风舞动,院里摆放着各种盖房所需的木料,一幅繁忙的农家景象。

  “现在住得宽敞了,心里也敞亮。”李顺林说,前些年,住的都是土房子,房顶上都是用报纸糊的,也没个正经营生。现在自家开了个小卖部,养了猪,还在村子附近时不时打个零工,日子也不愁了。驻村干部还经常到家里来想办法出主意帮着致富,心里也有劲了。

  “李顺林家脱了贫,日子越过越好,我们也高兴。”孙军强说,从2019年开始驻村以来,到农户家里就成了家常便饭,问问他们的近况,给他们讲讲国家最新的扶贫政策。

  从李顺林家里出来时,孙军强告诉我们,现在和村里人熟了,大家都叫他“老孙”,自己听着也舒服、亲切,说明村里人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在回程的路上,回忆起西尼沟村山坡上已经长出嫩芽的乌龙头,温旗村付树平老人喂鸡时脸上满足的笑容,力赛村大棚整齐排列的木耳菌棒,脱贫户李顺林奔着要过好日子的劲头,我们对驻村扶贫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只要沉下心、融进去,因地制宜培育适应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小产业”也能撬动“大扶贫”。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