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张掖市甘州区靖安乡整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见闻

 2020/06/22/ 14:16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刘泽 李玉洁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甘州区靖安乡整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见闻

  张掖日报记者刘泽 李玉洁

  每日甘肃网6月22日讯 据张掖日报报道每日甘肃网6月22日讯 据张掖日报报道  缓缓流淌的黑河水穿境而过,两岸绿柳飘摇,生机盎然。整洁漂亮的村容村貌、错落有致的养殖小区、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大规模的造林绿化……时下,走进甘州区靖安乡,移步是风景,入目皆清爽。该乡高起点、高标准整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生态家园、培育生态产业、培植生态旅游、壮大生态经济、打造水系生态景观等各项重点工作如火如荼地有序推进。

  整乡旧房拆除 建设生态家园

  今年2月21日,在阵阵大型机器的轰鸣声中,作为全乡第一家拆迁的新沟村村民陈玉华家的老房子轰然倒塌,拉开了靖安乡整乡旧房拆除工作的序幕。

  “全乡平房多为上世纪80年代前后修建的砖土木结构房屋,整体面貌已然破旧,有的已经成为危房,且大部分空置,宅基地荒废,不仅影响环境面貌提升,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靖安乡党委书记白福年介绍说。整乡推进旧房拆除是建设生态美丽家园的前提,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旧房拆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该乡立足自身实际,坚持不破不立,着眼整乡推进旧房拆除,学习借鉴城郊乡镇房屋拆除的经验做法,精准发力,分步实施,全乡旧房拆除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已拆除旧房屋513院,签订旧房屋拆除协议908份。

  “人往哪里去?牲畜怎么养?农具哪里放?”这些都是旧房拆除村民最关心的问题。针对群众的后顾之忧、不同需求和经济状况,该乡本着为民着想的原则,针对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设计了大小不等、价位不同的多种户型院落房屋和“公益廉租房”;针对牲畜养殖问题,鼓励在规划的集中养殖区修建高标准养殖圈舍;针对农机具无处存放的问题,引导各村充分利用村内空余闲置场所,先期存放,后期在每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农机超市予以妥善安置。“刚开始拆迁工作比较难做,好多群众不同意,后来看到乡上把群众的后顾之忧都解决好了,也就同意拆迁了,真正实现了‘要我拆’到‘我要拆’的思想转变。”谈起老旧房屋拆除工作,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管维荣感慨地说。

  整乡土地整理 培育生态产业

  “这是‘有林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的3000亩土地,已完成土地整理,引进棚架式栽培模式,栽植苹果、梨、桃、葡萄等13个新品种。”上堡村党支部书记张登亮指着眼前大片的集中农田向记者介绍。

  通过土地整理,将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格局。该乡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科学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目标,快速推进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据了解,今年该乡计划平整土地2万亩,配套塘坝6处,全部铺设低压软管,实行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模式,促进水、肥、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至目前,全乡土地整理已基本完成,6处塘坝已建成投入使用。

  沿张罗公路和东大路,在长13.5公里两侧宽20米的区域内栽植苹果、杏、桃、梨等特色林果,沿8条村社主干道,在长13公里、两侧宽5米的区域栽植红早酥,在10公里的沿山北部大通道两侧栽植珍珠油杏,着力打造错落有致、特色鲜明的绿色果林廊道。

  整乡集中养殖 培植生态旅游

  “在自家后院养牛羊,卫生脏乱差不说,还不能形成规模养殖,现在我在养殖小区修建了500平方米左右的圈舍,计划养羊400只左右。”站在已修建好的圈舍旁,靖平村村民王鸿峰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柴草饲料都有地方堆放了,也消除了安全隐患,顺着王鸿峰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排排圈舍错落有致,养殖小区已初见规模。

  该乡以打造休闲度假城市后花园为目标,结合整乡旧房拆除,妥善解决农户养殖问题,充分考虑农户养殖实际,以“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分户管理”的形式,按照统一规划场所圈舍,统一绿色环保标准,统一技术销售等服务,统一消毒防疫措施,统一进行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分户饲养的“五统一分”模式,以各村为主体,高起点、高标准集中在北滩新建占地面积300亩的养殖小区。养殖小区预计可入驻养殖户136户,修建圈舍116栋,每棚配套20平方米饲料间和50平方米草料棚各一处,存放饲料、药品等物品,集中规划饲料青储窖、蓄水池、消毒池、消毒室、兽医室等配套附属设施。目前,养殖小区土地平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均已配套,已修建65栋高标准养殖圈舍。“养殖小区建成后还将成立养殖协会或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管理,集中进行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技术咨询、饲料配置、产品销售、信息共享等服务,实现标准化饲养,科学化管理。”副乡长高飞说。

  整乡布局绿化 壮大生态经济

  “我在乡上待了一个多月了,全程协助他们植树造林,提供技术指导。”甘州区林草局林技推广站副站长石春梅说,一个多月下来,已被晒得黝黑,“乡上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决心很大,我们就全力协调配合,看着全乡旧貌换新颜,我打心眼里高兴。”

  记者了解到,该乡今年被列为全区乡村振兴首个整乡推进示范点,植树造林便是该乡拉开工作序幕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全乡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短短一月时间,已栽植占地4000多亩的苹果、葡萄、杏、桃、梨等特色林果45万余株,栽植金叶榆、大果树、臭椿、紫叶稠李、碧玉杨等各类苗木20万余株。“从开沟埋管、垫土整地、苗木调运、挖坑栽植到灌水养护,村上的年轻人都很积极,随叫随到参与植树造林。如今,全乡的变化令人叹为观止,植树造林使全乡的面貌焕然一新。”靖平村文书陈静对一个多月来乡上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颇有感触。

  该乡把造林绿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围绕主要道路和总体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及村庄特点,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科学合理选择苗木品种,对全乡主次道路、田间道路统一规划,统一栽植,构建点、线、面结合,村庄内外相互渗透的生态景观特色林果经济廊道和特色林果种植基地,为产业转型做好引领示范。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 打造水系生态景观

  岸边绿树成荫,连片苇溪随风摇曳,平坦整洁的道路蜿蜒伸展,植被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白鹭嬉戏,鱼翔鸟唱,漫步其中,闻着芦苇的清香,仿佛置身于纯美的画卷之中,让人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感。

  “我们立足‘一山一水’的资源禀赋和黑河穿境而过且常年不断流的优势,做足水文章,旨在打造“小桥流水人家”式的生态家园,打造一个周末出游的新空间,提供一种田园休闲的新体验,树立一处戈壁水乡的新地标,打造一个黑河保护的新样板。”白福年向记者介绍了该乡着力打造水系生态景观的发展思路。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位于黑河流域靖安段一侧及其辖区毗连区,南起乌靖大桥,北至临泽交界处,全长12公里。项目实施将形成“一心一轴两带五组团”的空间布局、“一河、两脉、八景、多点”的环乡水系框架、“两纵三横”的网格化现代乡村交通体系和以滨河生态廊道、绿色果林廊道、浪漫杏花廊道、绿色长青廊道、多彩田园廊道五条生态景观廊为主的景观绿地系统。至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12公里砂石道路修建,整体水系框架已基本形成。项目建成后,不仅有利于推进黑河流域保护治理、湿地资源开发和全乡人居环境整治,还将促进全乡形成北部种养业区、西部黑河流域生态旅游区、中部文农旅核心发展区、东部林果种植及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布局,而且有益于全乡依托文化资源和林果产业、环乡水系、黑河生态保护等资源,衍生出极具地域特点的文旅产品。

  一条条干净宽敞的水泥路,一排排整齐挺拔的各类苗木,一座座灰顶白墙的高标准养殖圈舍……如今,生态建设与乡风文明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靖安大地上铺展开来,在坚定不移举生态旗、做水文章、打果蔬牌、走特色路,努力建成生态宜居、生活富足、生产兴旺新靖安的道路上,全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靖安乡美丽乡村建设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