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东湾:一个小镇的美丽嬗变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吴正楠
水泽之处,看山清水秀;脱贫之中,奔小康生活。有了发展“主心骨”的靖远县东湾镇,迎来了华丽嬗变,生态更美了、产业更兴旺了、百姓更富有了……
近年来,靖远县东湾镇立足“打造设施蔬菜名镇、建设县域副中心城镇和沿黄风情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全力推进“两园一带”产业发展布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镇域经济效益,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活水。
初秋时节,白银东湾高效农业示范园里都是“小美好”,翻腾的花海、嬉戏的鸭子、奔驰的骏马……新农村建设处处惹人心动,处处吸引眼球。
这个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700亩的白银东湾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秉承“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发展理念,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科普培训、试验示范、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园,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助力农民增收的“微工厂”。
谈起示范园,靖远县东湾镇瓜园村村民李建梅有说不完的话,“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了,家里娃娃也能照顾上,地里面还种着苞谷,白天在园区里上班,今年已经在园区干了三个多月了,挣了八千多块钱,这边风景好,活也不累,啥都好。”
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按照靖远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今年以来,东湾镇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以“稻香村——瓜园”为主题,以“留住乡愁乡韵、共享绿色发展”为理念,以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为目标,着力在基础提升、产业富民、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方面聚焦发力、创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
走进东湾镇稻香村——瓜园,小桥流水,古树参差,花墙青瓦掩映在姹紫嫣红中,美不胜收——荷叶田田,碧色涨满了池塘;稻浪微微,金色布满了田地;流水潺潺,银色溢满了鱼池;花枝颤颤,粉色缀满了枝丫……绚丽的村子绽放着无尽的魅力。
乡村美不止一面。依托自然山水和民居风貌,瓜园村建设集“休闲垂钓、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挖掘当地的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与“水岸三合”“菜根香——大坝村”“天地人——三合村”连接成片的“稻香村瓜园”景区,打造以成片鱼塘为基础的“渔空间”和以“稻草艺术”为载体的“稻空间”;绿化亮化美化村庄道路、衬砌渠道;建设精神堡垒广场、农产品展销中心、民俗展览馆(村史馆)、文化长廊等建筑,还原乡愁乡韵,瓜园村面貌焕然一新,引来多方游客,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万元。
东湾镇瓜园村村民霍侃坦言,“原先我们这里‘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村子越来越美,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垃圾不乱倒了,也注重保持环境了。村里景色怡人,我们自己都喜欢,走出家门,感觉特好,心情舒畅得很,转一圈,也觉得哪儿都是景点。”
今年,瓜园村大变样,家门口的游客多了,瓜园村74岁的老人展复中便在家门口支起了摊位:一张桌子、一把凳子、几罐蜂蜜,成了他的增收门路。“我们这个小村子现在成香饽饽了,变化确实大,城里人都来了。”老人笑着说。
展复中身后,“幸福家庭”的牌子,也印证着老人的幸福。
产业兴则乡村兴。瓜园村美丽乡村建设中,镇村联动让特色产业在“融合”中提质增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积极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充分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支持群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机水稻、大棚蔬菜、水产养殖已成为全村三大主导产业,农业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
从处处美到常态美、产业美,靖远县东湾镇农村人居环境呈现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画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