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四字诀”确保直达资金一步到位——甘肃省财政厅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综述

 2020/09/06/ 05:05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杜雪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如何守住“六保”底线?中央直达资金怎么拨、怎么花、怎么管?

  今年以来,甘肃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的决策部署,当好“过路财神”,不做“甩手掌柜”,以“快”“准”“效”“严”,着力推动直达资金精准出击,覆盖到市县基层的神经末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见成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快”字当头 资金下达更高效

  截至8月底,我省共收到中央直达资金378.08亿元。省财政厅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科学制定资金分配方案,紧锣密鼓推进中央直达资金直达市县基层。

  “除省级按规定留用抗疫特别国债以外,剩余的353.48亿元已全部分配下达,执行进度为100%。”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中央直达资金预算下达进度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我省市县财政已将包含5367个具体项目的346.6亿元下达到资金使用单位,直达资金共实现支出163亿元,进度达46.7%,为各市县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准”字为要 资金使用更精准

  中央直达资金快速下达后,如何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

  省财政厅结合本地实际,专门制定了特殊转移支付等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分配公平、使用更精准、更高效。

  据省财政厅预算处负责人介绍,特殊转移支付分配主要根据今年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年财力规模以及财政困难程度、人口规模等因素计算确定,进一步向市县输血,加大对困难县区的支持力度。

  紧扣“六稳”“六保”等重点任务,抗疫特别国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项目由市县优先选择前期准备足、熟化程度高的项目,省级各专责组充分发挥行业项目管理优势,围绕全省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对项目建设内容、合规性、成熟度等进行审核,确保项目一经认可确定,马上落地。

  “直达资金由市县结合实际统筹使用,有利于市县资金安排更妥善、更精细。”省财政厅国库处负责人表示,资金直达能充分发挥基层积极性和自主性,推动直达资金直达基层短板。

  “效”字为本 资金效益最大化

  “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限的资金也只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今年,我省已安排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等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32.85亿元,支持开展常态长效疫情防控。安排贷款贴息、援企稳岗、促消费扩内需等资金8.15亿元,支持企业保市场主体。安排义务教育、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困难群众救助、医疗救助、脱贫攻坚等资金49.6亿元,兜牢民生底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同时,我省财政部门下沉财力保基层运转,8月底,省财政对市县转移支付力度同比增长15.1%,财力性转移支付增量158.5亿元,财力下沉力度为历年最大,86个县区平均保障倍数从1.29倍提升至1.44倍。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粮食能源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各类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资金下达也已经达到84.8亿元,为促进我省社会经济加快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严”字入微 资金使用更规范

  如何确保直达资金真正落在困难企业和人民群众手中?

  “我们从职责分工、下达时限、系统建设、资金监管和跟踪问效等方面,明确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职责。”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省财政厅通过制定了《甘肃省财政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加强制度建设,靠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流程,确保资金用到实处。

  据介绍,直达资金已实行单独标识,资金监管贯穿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的各个环节,确保账务清楚、流向明确。

  同时,省财政厅加强对资金的日常监督和重点监控,实时跟踪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杜绝弄虚作假、截留挪用、虚报冒领,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

  “我们重点监督直达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情况,紧盯每项政策、每笔支出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支出效果。”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