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片里的大民生
——我省全面推行居民电子健康卡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耀
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着力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普惠化、便捷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让健康医疗数据“多跑路”,群众就医“少跑腿”,走出了一条健康“小卡片”服务百姓“大民生”的创新之路。
大民生 便民惠民解难题
“以前看病,每家医院挂号窗口都会发就诊卡,现在有了电子健康卡,只要一扫二维码,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刚扫完码的兰州市民王先生说。
“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一直以来都是群众就医堵点之一。以往各级医疗机构都有自己独立的实体就诊卡,每个医疗机构就诊卡互不通用,患者每到一家医疗机构就不得不办理一张就诊卡,最后经常一个人手里有多家医疗机构的就诊卡,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患者诊疗信息连续性管理。
近年来我省着力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普惠化、便捷化和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让健康医疗数据“多跑路”,群众就医“少跑腿”。截至9月30日,分别建成1个省级、15个市级电子健康卡卡管平台和密管系统并完成分市州部署应用,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完成电子健康卡用卡环境改造,全面启用居民电子健康卡,同时通过政务外网与国家电子健康卡平台实现对接。全省累计发卡2020.26万张,发卡数占全省总人口的74%,通过电子健康卡在线挂号3207.79万次、检查1525.49万次、开方4291.41万次、取药3898.97万次、缴费3235.51万次,发卡应用比例居全国前列。
大覆盖 全面推进建设应用
“通过电子健康卡手机软件关联孩子信息后,不仅能预约打疫苗,还能查询记录和疫苗信息。”正在带孩子打疫苗的王女士说。
电子健康卡是以二维码形式呈现的、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健康身份证”,其利用卫生健康领域各类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医疗健康大数据优势,实现对各类医院就诊卡、身份证、银行卡等各类健康服务介质的兼容使用和关联注册,有效解决了多卡难以整合,不能跨机构、跨地域一卡通用的问题。居民凭借电子健康卡从预约挂号到就诊,检查、检验、取药、结算、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处方查阅、疫苗接种以及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整个流程都可通过手机自助办理,实现看病就诊一卡(码)通用。同时,电子健康卡关联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串联诊疗服务、健康管理、家庭健康指标,为公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等一体化电子健康管理服务。
随着电子健康卡应用的普及,各级各类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的“信息孤岛”被联通起来,汇聚成跨机构、跨部门、跨地区的医疗大数据资源,形成便民惠民服务信息互通共享的新纽带,成为推动健康服务模式改变的新载体。
大联通 筑牢电子卡应用网底
据了解,电子健康卡的建设应用,必须依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业务信息系统优化整合和互联互通,必须基于各类业务系统的协同共享,形成高质量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
依托甘肃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我省已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健康扶贫、卫生资源五大数据库互联互通,完成了与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健康档案、妇幼保健管理、免疫规划、药品招标采购、预约挂号和统计直报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对接和协同共享,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综合管理等业务协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全省272所公立医院、1611所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167个村卫生室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电子健康卡建设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我省创造性地推广启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基层云HIS”),将业务信息系统覆盖到全省近2万个乡、村(含城市社区)医疗机构,成为全国第一个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业务信息系统实现省级集中统一部署的省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省探索实现了居民电子健康卡和健康出行码的融合应用,患者只需一个健康码就可完成验码进医院和预约挂号、就诊一直到处方查阅、报告获取的闭环融合,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关新闻
- 2020年04月27日电子健康卡怎么申领?详解来了 登录“健康甘肃”APP,可查询自己在医院的就诊情况
- 2019年12月20日【图说】电子健康卡,打通民生“堵点”
- 2019年12月20日电子健康卡,打通民生“堵点”
- 2019年12月10日甘肃居民电子健康卡已累计发卡1182万余张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