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昔日穷山沟 如今美如画 永登县红城镇华山村旧貌换新颜

 2020/10/29/ 09:34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赵万山

永登县红城镇华山村旧貌换新颜

昔日穷山沟 如今美如画

  永登县红城镇华山村位于红城镇南部的一座小山坡上,依山而建,净洁的道路,粉墙红瓦村舍,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走进华山村,跃入眼帘的村党群服务中心二层楼亮丽挺拔。村文化广场宽敞漂亮,文化氛围深厚,健身器材齐备。村史馆里一件件农耕文化的农具、岁月悠长的古旧家什、生活物品,记忆着曾经的艰苦朴素。书画展览室里百余幅书画作品有名人佳作、乡贤精品、少儿童趣。电子车间里十几名本村妇女在麻利地组装着电子测温枪。

  深秋时节的华山村阳光洒满农家小院。善于表达生活情趣的华山人,家家书画装点,户户温馨洁净;整齐的方块田地满野清香,一川秀色。新时代的新华山村犹如画卷一般,展现着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喜人成果。

  华山村全村有551户2142人,人均耕地只有0.5亩,以种玫瑰为主,兼种玉米、小麦,人多地少多以外出务工为生。曾经坡险路陡,出行困难,学生上学、饮水都极为不便,村落破败,民房陈旧,处处是断垣残壁、荒坡断崖。近年来,通过精准扶贫,危房全部进行改建,环境得到全面整治、清洁,村道全部硬化、砖化、亮化、绿化,视觉贫困的断垣残壁全部拆除进行了美化。历年来的142户贫困户,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并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335元。这是华山村抓党建促脱贫、抓产业谋发展、抓整治美环境、抓文化树新风、抓培训提技能的巨大成果。

  抓党建促脱贫。全村有党员64名,村两委班子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冲锋在先,亲力亲为,深入开展“四抓两整治”,抓好队伍建强组织,做实服务破解难题,成为脱贫攻坚中的中坚力量。村党群服务中心于2014年建成,办公阵地669平方米,配套建设的舞台、电影院、文化广场、体育活动中心共6000平方米。

  抓产业谋发展。村上发展以玫瑰为主的特色产业600亩,引进加工企业一家,带动种植户300户。2020年引进中药材红花50余亩,其中带动贫困户20余户种植20亩。在疫情期间积极引进“康宝宁”电子有限公司投资700万元建厂,并已批量生产“医用非接触电子温度计”,海外订单已签订70万只,该产品测温1秒,免接触防止交叉感染,采用德国进口传感器,可用于测量人体温度和物体温度,一键切换测量模式,自主报警。生产车间吸纳村民2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人)务工,白天在企业务工,早晚赴田地劳动,实现务工、农耕、顾家三赢。村上正在利用百子坝优质泉水资源发展养殖、垂钓、休闲产业。

  抓整治美环境。近年来强抓乡村环境整治、危房改造、村庄绿化、环境清洁,彻底解决吃水难、行路难、环境脏乱差的状况。自来水入户100%,巷道硬化、砖化,设置垃圾箱,制定环境卫生清洁制度,成立清洁队伍,利用共管共享、公益性岗位24人,定期对全村公共卫生环境进行治理、清扫、拉运。

  抓文化树新风。华山村有着崇文向善的淳朴民风,为了记住乡愁,留下农耕文化的根脉,村委会利用党群中心办公阵地布置了70平方米的村史馆,村民捐赠保存在家中的农耕生产工具、古旧家具、传统服饰、工艺器、荣誉奖状、书画作品等200多件,精心布展陈设,并请文史工作者挖掘撰写村史,设计展板详细介绍,成为永登特色乡村记忆馆。书画展览活动室100多平方米,收藏展出省市县名人书画、本土乡贤书画、青少年书画作品120多幅,经常在这里开展书画交流、辅导活动,飘逸着瀚墨清香。发挥“五老”余热,关心下一代成长,讲安全知识、禁毒知识,讲红色故事、家乡的历史,培训书画、手工,关工委工作受到省上表彰,2018年被评为县级“五好”关工组织,2019年省关工委组织全省代表来村上召开观摩会,参观交流。

  抓培训提技能。2019年村上举办劳务技能培训3期,其中厨师班4班次,挖掘机、装载机班各1班次,累计培训260多人次,通过培训,有100多人发挥技能特长找到了工作岗位。有80余人经营牛肉面馆、从事牛肉拉面工作。劳务创收成为村民致富创业的一条“短平快”之路。

  摘掉贫困帽子,壮大产业基础,精准实施项目,平稳对接乡村振兴,华山村两委班子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招商引资,培育产业,使华山村短短几年彻底改变贫困面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华丽转身”。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