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行程五万多公里磨破六双鞋
——记华亭市策底镇小南峪村驻村帮扶队长祁志科
“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充满感情,只要党组织和群众需要,我愿意继续扎根基层,为农村、为乡亲们多操些心,多做些事!”
平凉日报记者 李芳芳
国家脱贫攻坚验收组要来华亭了,这两天,祁志科和大家一直忙着准备资料,迎接检查。在他看来,这是检验小南峪村脱贫工作的重要时刻,丝毫马虎不得。
早上草草吃了两口馍,他便开始了工作。水壶就放在转身能够着的地方,可他愣是一上午都没有顾上喝,去厕所也是跑着去跑着回。忙,其实是他这两年来的工作常态。
今年36岁的祁志科,是华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干部,本可以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工作、家庭两不误,可他却“身在曹营心在汉”,2018年毛遂自荐,主动请缨,先后到东华镇月圆村和策底镇小南峪村,拉开架势、扎下根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月圆村是东华镇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不仅经济落后,而且村班子软弱涣散,严重影响着村子的改革发展稳定。
到村工作后,这个80后年轻人,深入了解情况,认真研究分析,针对村班子存在的问题,借鉴外地经验,提出了抓班子治弱、抓阵地治散、抓产业治穷、抓生态治脏、抓制度治乱的“五抓五治”工作思路,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月圆村有5户贫困户,有就业能力但没有就业门路,他得知后,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到华亭龙凯华、庆华公司等民营企业联系协调,为这些贫困户争取了就业机会,保证每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一下让乡亲们对这个年轻的帮扶队员刮目相看。
疫情期间,防护物资紧缺,祁志科又和队员们自筹资金、多方协调,为村里的201户群众购买了一次性医用口罩。村民姜丽感激地说:“疫情这么严重,我们老百姓上哪去买口罩啊,是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们解了急。”
在祁志科和其他队员们的不懈努力下,不足一年时间,月圆村就发生了显著变化,也成功甩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赢得了当地群众和党组织的充分认可。
今年3月,鉴于开拓意识强、善打硬仗,华亭市将祁志科调整到距城30公里的策底镇小南峪村驻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小南峪村是深度贫困村,是全市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了祁志科心中的头等大事。为了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为77户贫困户逐户制定了脱贫计划,通过培育增收产业、落实帮扶措施,尽全力帮助他们脱贫增收。
村民马贺忠,由于年龄大,家里缺乏劳动力,一家人过得异常艰难。根据实际,村里扶持他和情况类似的几户人家发展五小产业——养鸡。然而,尽管土鸡蛋品质很好,但大家不懂市场行情,就近卖给了贩子,每个只能卖七、八毛钱,收入微薄。为了增加收入,祁志科从网上买来包装盒和蛋托,又在包装盒印上策底小南峪土鸡蛋标识和联系方式,以每个1.2元的价格向贫困户收购,再平价卖给城区的居民。
乡亲们不理解:“你这个娃娃是不是瓜着呢,每盒自己倒贴5块钱,你划来吗?”面对疑问,他憨憨一笑:“只要大家能多挣钱,我贴点钱不要紧。”
最终,不到半年时间,在祁志科的帮助下,马贺忠他们卖出了5000个优质土鸡蛋,增加收入6000元。
今年6月份,为了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华亭市出台土坯房改造补助政策,为群众配套资金加固房屋,以消除农村土坯房。
然而,面对这样的好政策,村里5户群众因没钱修缮,只好望房而叹。祁志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次自掏腰包,帮助大家修葺房子。
村民赵义苏老两口年龄大了,没有劳动能力,若不是祁志科掏钱买来水泥和砖,叫工队为他们改造房子,他们还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土旧房里。赵义苏感激地说:“现在政策好,驻村干部也好,尤其是像祁队长这样的人真是很少见,他家上有老下有小,经济也不宽裕,还经常补贴我们这些贫困户,大家都很感激,见了他就像见了亲人一样。”
然而,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祁志科明白,不从根本上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组织大家抱团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的路子,让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只是纸上谈兵。
今年7月,他立足小南峪村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引进客商成立了“农之友”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投资500万元,建1处千头养殖场。
“年底工程就全部建成了。”祁志科告诉记者,养殖场建成运营后,可容纳2000余头生猪,年出栏1500余头,实现利润150万元,能带动50多户群众发展养猪业,并安置富余劳动力10人以上。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脱贫,不仅需要激活“内力”,而且需要巧借“外力”。驻村期间,祁志科坚守农村,逐户走访,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精准提出扶贫计划。在走访中,凡是汽车能到达的地方,他就开车前往,凡是不通车的地方,他便坚持步行。短短2年多时间,他行驶了5万多公里,磨破了6双运动鞋,一户不落地走访了东华镇月圆村和策底镇小南峪村的全部农户。
不辞辛劳的奔走,换来的是对村情民情的准确把握:谁家需要发展产业,谁家需要劳务输转,谁家需要政策兜底,谁家的孩子在哪上学,甚至谁家的牛棚、猪舍、耕地在哪儿,他都能做到“一口清”。
与此同时,他一有空就喜欢“往外跑”,到镇上、市上、部门争项目、争资金、争帮扶。为了修路,他先后跑了4趟交通局,油筑5.6公里乡村道路,解决了小南峪村171户819人的出行问题。为了让千头养殖场项目早日建成经营,他开着私家车,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市、镇、村之间,仅用7天时间,就办完了安评、环评、土地、立项等全部手续,确保了项目如期开工。
从驻村的第一天起,他就把帮扶村作为自己的家,把村民作为最亲的人,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全力跑,用心扶,倾情帮。
今年9月份,在工作最忙的时候,村里一位大妈高血压病犯了,他当即开车将其送到镇卫生院治疗,而自己的老人身体不舒服,他只能等到国庆节放假才回去看了一眼。对此他常说,“自古忠孝两难全”“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在以祁志科为代表的驻村干部、各级帮扶力量的忘我工作、倾力帮扶下,全村77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他动情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充满感情,只要党组织和群众需要,我愿意继续扎根基层,为农村、为乡亲们多操些心,多做些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11月02日铿锵玫瑰在扶贫一线绽放——记华池县乔川乡铁角城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建红
- 2020年10月15日陇西强化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力度
- 2020年10月08日宋队长,乡亲们等你“回家”——甘肃移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宋剑恩的扶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