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幸福家庭羊做“媒” 爱情事业双丰收

 2020/11/25/ 16:12 来源:新华社 记者马莎

  新华社兰州11月23日电 题:幸福家庭羊做“媒” 爱情事业双丰收

  新华社记者马莎

  羊做“媒”让彭玉珠在今年实现了爱情事业双丰收:“苦”追3年,彭玉珠今年终于如愿娶到了心爱的女孩慕莹莹;“苦”学3年,29岁的他也顺利成长为一家湖羊养殖合作社的经理。成家立业的幸福状态如今在这个西北男孩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婚礼当天,彭玉珠和慕莹莹在新房里交谈(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家住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车道镇三角城村的彭玉珠毕业于武威职业学院,环县属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彭玉珠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教导自己:“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回来放羊。”因此在大学期间,彭玉珠选择了自认为比较好就业的汽修专业,并下定决心要在外面闯一闯。

  “毕业实习期间,去了外地的一家汽修厂。干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不是特别适合这份工作,但为了生计,依旧要努力把工作做好。”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彭玉珠,“干一番大事业”是这个20岁刚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心底的梦想。

婚礼当天,新郎彭玉珠看着新娘慕莹莹(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当地依托土地、草场等资源优势,把羊产业发展成了全县主导产业。近年来,为了给羊产业发展注入年轻力量,当地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2019年建立了大学生养羊产业协会,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曾经一度想要走出家门的大学生们渐渐回到家乡当起“羊倌”,带着老百姓发起“羊财”。

  “听说县上招大学生回去养羊,我挺好奇,仔细咨询了一下同乡的小伙伴,还真是。”彭玉珠觉得自己很幸运,一毕业就碰到了可以实现梦想的机遇,于是他放弃了已经达成入职意向的大城市汽修工作,毅然回到家乡投身湖羊养殖产业。

养殖场内,彭玉珠(右一)与同事巡查羊圈 (11月18日摄)。受访对象供图

  和环县大多数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一样,“外行”的彭玉珠刚开始接触养羊时毫无头绪。“政府拿出每人10000元的培训经费,在上岗前专门对我们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养殖培训。”

  事业逐渐转入正轨的他,遇到了前来应聘的慕莹莹。这个大方可爱,在外人看来“不走寻常路”的“95后”女孩,让彭玉珠一见倾心。

养殖场内,慕莹莹正在给小羊羔喂奶 (11月18日摄)。受访对象供图

  “女孩子养羊还真少见,虽然现在卫生条件好了,羊圈里干净了不少,但羊粪气味依旧刺鼻。”刚开始彭玉珠有些疑惑,担心慕莹莹能否长期坚持下去。但这个看起来娇小的“邻家女孩”干起活来却毫不含糊,从普通饲养员到养殖场区长,慕莹莹带领团队在养殖场多次争得考核第一。

  “追了她3年,丝毫不敢懈怠工作,因为她很努力,我必须更加努力上进才能让她接受我。”3年的时间,彭玉珠和慕莹莹不仅在工作中成长,也收获了幸福,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产业协会中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

  如今,这两位资深“羊倌”不仅一年加起来有近8万元的收入,也带动当地更多老百姓通过养羊走上致富路。在环县,越来越多像他们一样的大学生“羊倌”成了当地的“新星”。

  环县一处养殖场内,自动饲喂设备正在给羊喂食(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大学生有知识又年轻,对新型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接受能力强,已经成为环县羊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环县畜牧兽医局局长赵过存表示,现阶段环县羊产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产业模式向现代化产业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群体近年来释放出的活力,有力推进了环县羊产业的发展。

  2019年,环县实现脱贫摘帽。据悉,截至目前,环县羊饲养量已突破210万只,已有近500名大学生服务于当地大型养殖场、合作社,并负责200多个村的村级产业指导工作,来自羊产业的农民人均收入突破4500元。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