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脱贫后,农村都在干什么

 2021/01/08/ 09: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俞树红

脱贫后,农村都在干什么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我省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后,农村如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成果,聚力衔接乡村振兴?就此,记者深入一线进行了采访。

  修剪 果树收成在冬剪

  冬日的静宁寒气逼人,一块块果园里果农正在修剪果树、施肥浇水,为来年有个好收成打基础。

  正在修剪果树的治平乡伍坪村村民常水兴介绍,去年他家十多亩果园收入30多万元。全家人的收入主要依靠果园,果园管护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收入。

  “修剪果树是冬季果园管理工作之一。每年组织两次果园管理培训,第一次是春季花期的疏花疏果和防霜冻管理;第二次是冬季果树修剪管理。”甘沟镇闫岔村支书尹彦龙说,今冬果园管理启动以来,邀请本地种植大户暨“土专家”,对100余名果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战”果园培训。

  尹彦龙介绍,脱贫后,村上按照“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产业发展模式,把苹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主导产业来抓,提高农民收入,稳定脱贫成果。

  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介绍,静宁县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苹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后,静宁县林草局、果业管理办公室组织县果业服务中心、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技术人员,分四个组从2020年12月上旬开始,对全县24个乡镇果农进行果园管理培训,已培训100多场次,培训果农1万人。

  “中国苹果之乡”静宁已发展100万亩果园,苹果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静宁苹果”品牌价值158.95亿元,总产量达82万吨,产值45.92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达到7300元。

  育苗 春栽菜苗抢时机

  眼下,对种植蔬菜大棚的农户与合作社来说,冬季育苗很关键。蔬菜苗子质量直接影响春季第一茬蔬菜上市的价格。

  “育苗大棚内的移动苗床、喷灌水车已安装,过几天就开始蔬菜育苗。苗子主要有花菜、西红柿、辣椒、茄子,计划在6座日光温室大棚育苗30万株。”皋兰开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作利说,要确保合作社开春150座蔬菜大棚种植和430户农户110亩地蔬菜栽种。

  开隆合作社在兰州市示范推广“花椰菜+西红柿”两茬种植技术和模式。该合作社年产4000吨鲜菜,在四川、重庆“双福”市场及安徽蚌埠蔬菜市场建有批发销售档口。同时,帮助周边群众年销售蔬菜5000多吨,解决了当地农产品滞销难题。

  室外滴水成冰,寒风刺骨。开隆合作社花卉大棚内,一盆盆培育的鲜花绿油油,长势喜人。

  陈作利介绍,去年10月,云南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皋兰开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三家联合引进培育的优良品种人参果,在合作社试验成功,大批人参果苗已运往武威栽种,开始挂果。

  经过几年发展,开隆合作社带动56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初步形成了集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盆景及农作物种植与销售、采摘、观摩、旅游观光、生态休闲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

  皋兰县九合镇农技中心主任张元先介绍,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九合镇已形成了以“钱家窑—高山”和“兰沟—中心”为主的2个设施农业生产区。全镇日光温室达157座,高架大棚达1026个,连栋温室有2个。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九合镇在做好蔬菜大棚产业的同时,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挖掘农村农业多种功能,让乡村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民的钱包鼓起来,让农民“有干头、有赚头、有奔头、有念头”,走出一条具有九合镇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培训 提升档次抓振兴

  提起农家乐,临夏人就会情不自禁想到折桥村,折桥村因农家乐而家喻户晓。

  走进折桥村,不同格调、不同规模的农家乐鳞次栉比,古朴典雅的农家小院里,美味菜肴飘香,游客络绎不绝。

  折桥村现有108家农家乐,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万元,可解决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脱贫后的折桥村与临夏市其它乡村一样,正在谋划未来发展,衔接乡村振兴,打造“中国西北美食第一村”。

  “我们虽然主推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探索出了一条‘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但也意识到农家乐发展诸多不足,需要提升档次,打造品牌。”折桥村党支部书记马福荣说。

  2020年12月29日,“临夏市折桥湾乡村振兴农家乐传统美食特色面点技能培训暨运营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折桥村村委会开展得如火如荼。

  据了解,这次培训由临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临夏市折桥镇人民政府专门为折桥村提升农家乐档次而办,对农家乐经营者进行了一次全面培训,内容包括经营管理、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调整经营思路、改善管理措施、提高市场竞争力等。

  “折桥村经过几年的打造,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村。尤其招牌菜‘爆炒草鸡’家喻户晓。随着临夏市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一年四季游客不断。”马福荣说。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