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2020年兰州市164亿元用于民生,占总支出80.5%

 2021/01/15/ 08:25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王思璇

2020年兰州市164亿元用于民生,占总支出80.5%

  每日甘肃网1月15日讯(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王思璇)1月13日,在兰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向大会提交了兰州市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全市及市级预算草案的书面报告。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1亿元,增长5.9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5.7亿元,增长5.5%。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3.8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08.3亿元,支出97.9亿元,滚存结余114.2亿元。

  疫情防控:投入资金7.2亿元

  全年兰州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7.2亿元,形成支出6亿元。同时,从抗疫特别国债中安排抗疫相关支出3.6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减免企业房租、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落实援企稳岗政策等方面。2020年1月至11月,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77.67亿元。积极落实金融信贷优惠政策,拨付扶贫小额信贷、民贸民品等财政贴息资金2677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687万元。发放各类消费券1.2亿元。安排资金14亿元,统筹推进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榆中生态创新城与中心城区竞相发展。

  三大攻坚战: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53亿元

  2020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53亿元,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财力支撑。安排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28亿元,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为了支持兰州市重大项目建设,2020年积极争取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17.65亿元(含外债、全省农合机构专项债补充资本金)。安排资金5.89亿元,提升环境监测监管能力,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民生支出:市级民生支出164亿元

  兰州市聚焦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和群众新需求,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市级民生支出164亿元,占总支出的80.5%。其中,教育方面支出24.8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新增学位2.34万个。安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资金6.39亿元,重点用于消除“大班额”和乡村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支出22.4亿元,落实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标政策,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筹措就业补助资金4.8亿元,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支持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以及求职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筹措补助资金3.9亿元,支持开展城乡低保、特殊困难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提升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卫生健康方面支出20.5亿元。

  直达资金:用在最急迫的民生领域

  2020年市级收到上级下达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资金6.02亿元,支出5.35亿元,支出进度88.9%;其他惠企利民资金(参照直达资金监督管理)46.41亿元,支出42.69亿元,支出进度92%。并将抗疫特别国债等直达资金和参照直达资金全部纳入资金监控平台监管,分类进行标识,实行国库集中统一支付,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和个人。

  同时,截至2020年12月底,兰州市“三公”经费支出7846.5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84%。

  “十三五”:全市民生方面支出1823亿元

  2016年-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183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81.5%;同时,财政支出也保持了较高强度,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迅速,五年支出总量达到2261亿元,较上一个五年增长81.7%,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2016年-2020年,全市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82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 80.7%,补齐民生短板。全市医疗卫生领域投入达到197亿元、义务教育领域支出达到405亿元。

  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亿元,同口径增长4%,加上上级财政提前下达转移支付、上年结转、调入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收入194亿元,收入总计443亿元。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3亿元。收支平衡。财政主要支持方向为大力实施产业振兴,重振“兰州制造”。

  今年,兰州市还将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城市道路交通、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短板弱项。支持实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供应和课后延时服务项目,支持实施全市城乡低收入、特困救助供养对象等惠民保障工程,进一步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补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