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 “小香菇”闯出“大市场”
张掖日报记者蒋云 马岳荣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但在国道213线旁的甘州区新墩镇双塔村,一座座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走进大棚,工人忙着采收第一批成熟的香菇。
今年,来自河南的周林海承包6座大棚全部种植香菇。近期气温下降,蔬菜价格上涨,他种植的香菇卖上了好价钱。“一个大棚种植了香菇,一天能采摘三四百斤,市场行情好,一斤能卖5元,这几座棚一天收入两三千元。”正在采摘香菇的周林海打开了话匣子。
如今,像周林海一样靠种植香菇发家致富的人不在少数。近年来,甘州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产业推动、农户联动”的工作思路,扶持壮大食用菌生产核心基地和龙头企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别具特色的食用菌产业,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日益提升,已成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特色产业。
2018年,区上引进国内食用菌龙头企业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甘肃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在巴吉滩投资8亿元建设集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观光一体的戈壁食用菌产业园。目前,项目一期工程日产40吨海鲜菇自动化瓶装生产线于2019年9月投产。投入运营一年多来,所生产的海鲜菇一直走俏市场,近期海鲜菇更是供不应求,每天出库量都在30吨左右。“我们企业将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通过食用菌产品工厂化建设,实施开发秸秆制作培养基,开发菌渣制作饲料,建设食用菌研发中心等项目,延伸食用菌上下游产业链,合理利用扶贫产业资金,通过产业建设、稳定就业,为全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甘肃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宋超说。
该区充分利用沿祁连山浅山区冷凉气候资源和丰富的种养业副产品资源,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沿山冷凉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着力构建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元双向”农业循环模式,在投资融资、规模生产、设备购置、产品销售、科技投入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全区食用菌生产初步形成自动化恒温温室、节能日光温室、钢屋架大棚三种生产模式共存的生产格局。如今,建起紫家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墩镇双塔村香菇生产基地等食用菌生产示范点3个,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2020年,全区食用菌生产面积达3021亩,日生产菌袋能力26.5万袋,全区年生产食用菌4.51万吨,总产值达2.2亿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1月12日90后小媳妇,手工“鏊”出一条致富路
- 2021年01月07日鼓起“脱贫志” 送上“致富经”——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加油站”
- 2021年01月04日【劳动者风采】苹果产业先行者 致富路上“主心骨”——记全国劳动模范、平凉市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常继锋
- 2020年12月22日临泽县新华镇温室大棚奏响“致富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