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华池县乡村教师马丽霞 两根手指写出绚丽人生

 2021/01/21/ 09:43 来源:陇东报 记者 禄永峰 通讯员 张明祥

乡村教师马丽霞 两根手指写出绚丽人生

  陇东报记者 禄永峰 通讯员 张明祥

马丽霞给学生上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在华池县元城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心中,英雄不一定要身手敏捷,拯救世界,而要像他们的老师马丽霞一样。马丽霞是一名仅有两根手指、脸部被严重烫伤的残疾教师,面对生活的坎坷困难,经历无数的围观与嘲讽,她依然乐观面对,艰苦求学,创新教学,贴心护学,为孩子们写下漂亮的粉笔字,画下了美好的生命愿景。近日,马丽霞荣获2020年“马云乡村教师奖”。

马丽霞教学生剪窗花。

  1

  求学圆梦——

  用真心真情感染学生

  出生于1985年的马丽霞,在刚满8个月时,意外掉进开水锅严重烫伤,她失去右手全部手指,左手也仅剩两根手指,还留下了满脸的伤疤。从此,她成了一名残疾人。

  因为家境贫苦,马丽霞的父母无力支持她上学,她就偷偷跟着堂姐跑进学校,引来的却是围观与嘲讽。她只好在学生上课时偷偷趴在教室后门听课,没有笔和纸就用小木棍在地上写。她对知识的渴望改变了父母的想法,小学校长也同意让她试学一周。高高兴兴入学后,她依旧被同学们当作另类,甚至没人愿意当她同桌。好在有启蒙老师的鼓励,使她对求学之路不再畏惧,也默默地许下要做一名老师的心愿。

  通过艰难的学习,马丽霞于2004年考入了陇东学院数学系。2009年通过市招,她被分配到华池县元城初中任教。上课第一天,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听着学生们发出的惊异怪叫声,她两根手指紧张地握不住粉笔,用力过大粉笔断了好几支。好多学生开始怪笑,她趴在黑板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但为了自己当初的理想,她还是鼓足勇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做了自我介绍。

  残疾的身体和儿时的梦想,磨练了马丽霞坚强的意志。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训练,现在马丽霞已能用两根手指流畅自如地写下漂亮的板书。她教的是数学、地理,直尺、圆规等教具在光滑的黑板上难以固定,每次上课前她都要提前练习好多遍。在备课时,不论任何课程,她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坚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11年来,马丽霞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教书育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和感染着身边的人,也收获着学生们带给她的种种幸福:咽炎严重时,学生在她办公室桌上悄悄放下了金嗓子喉片;学校分发过冬煤块时,学生抢着帮她把煤块抱到宿舍门前;上课批改作业时,总有学生争着帮她擦黑板、翻作业本;脚趾受伤住院后,学生们每天搀扶她上下楼,用纸条给她传来问候和祝福……

马丽霞用两根手指写下整齐的板书。

  2

  探索创新——

  为教学突破自我

  为了能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学生,帮助引导学生进步,马丽霞通过网络自学了心理学知识;为了解决全校没有音乐教师无法开展音乐教学的问题,对音乐一无所知的马丽霞,自己探索学习,虚心请教朋友,掌握了电子琴基本弹奏技能,承担起全校的音乐教学工作;为了推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激发学生的艺术天性,马丽霞主动要求学校成立剪纸社团,并担任指导老师。

  当马丽霞用灵巧的两根手指,剪出了精美的剪纸作品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社团成员达到几十人,学校也设立了剪纸展室,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大奖,众多家长慕名前来向她学习剪纸。家长们也互相影响着、进步着,家校共育的效果竟通过这种方式体现了出来。

  教学中,马丽霞边干边学讲求实效,积极探索创新学校提出的“五型六步”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标,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创立了“激趣—适学型”课堂, 并被学校推广,获得课题立项。她所带的数学、地理等课程多次在市、县级赛课活动中获奖,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位居全县前五。她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被授予“自强模范”“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马丽霞给学生指导习题。

  3

  扎根基层——

  引导师生成就梦想

  在工作中,马丽霞潜心钻研,不耻下问,积极参加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听课、评课、议课,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骨干。

  马丽霞还关注与她有相似经历的师生,以自己的经历和行动引领他们,让他们变得更加阳光自信。同事冯老师在一次车祸中下肢瘫痪,自卑失落,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马丽霞经常通过电话、QQ、微信开导他,用其他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激励他。现在,冯老师不再自卑,变得乐观向上。他们联手开展残疾人心理辅导,免费给邻家学童辅导功课,用自己的经历感染着他人,鼓舞更多人向善、向美、积极乐观的生活。

  在帮助“学困生”转化过程中,马丽霞经常提醒同事们:转变一个“学困生”胜于培养一个尖子生。她认为,造成学生后进、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关爱和关注。在课堂上,她有意识地对“学困生”简单提问、专门辅导,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当众表扬、及时鼓励。在课外,她努力做学生们的“大姐姐”,一起思考,一起学习。她说,“学困生”的转变,表面看是成绩的进步,实际是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尊重。

  回首往事,马丽霞说:“生活的苦难让我的生命多了几分绚丽的色彩,学生的进步和祝福让我找到了幸福的源泉。我热爱教书育人这份事业,我愿一直扎根基层,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成就他们的梦想。”

马丽霞和学生展示他们的剪纸作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