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过年追剧打游戏 别忘保护眼睛

 2021/02/02/ 08:38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首席记者欧阳海杰

过年追剧打游戏 别忘保护眼睛

  专家简介:颉瑞萍,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甘肃中医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在中医药治疗眼表疾病、眼底疾病、视神经疾病方面有深入研究。

  “已经收藏了好几部电影和电视剧,就等着春节追。”“平时忙得没时间看综艺节目,春节要看个爽。”“春节开启打游戏模式”……追剧、看综艺节目、打游戏,这是春节期间年轻人、上班族、孩子们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但是,长时间过度用眼尤其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的危害不容忽视。“春节有时间放松,如果把握不好追剧的时间、节奏,不了解眼睛的保护方法,势必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甘肃中医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颉瑞萍建议,春节期间,大家要保护好眼睛,把握一个度,用正确的方式打开“追剧模式”。

  过度用眼小心干眼找上你

  长时间过度用眼,最常见的就是视疲劳。颉瑞萍介绍,视疲劳会引起睫状肌痉挛而造成眼睛酸胀、眼眶周围疼痛、干涩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伴随有头昏、头痛等症状。

  “过年放假在家,很多人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熬夜追剧,眼睛就会‘干渴’难耐。”颉瑞萍说,人在一般情况下1分钟眨眼约20次,由于眼睛长时间刷屏,过于凝神专注,每分钟眨眼的次数会明显减少,加之长时间高强度的用眼,电脑、手机屏幕所发出的各种射线会严重刺激眼睛,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和泪液成分发生变化,就会出现眼睛干涩、畏光、疲劳、发红发痒、异物感、视力减退等不适症状。这时,干眼就会找上你了。

  目前,专家共识将干眼定义为与高血压、糖尿病同一类的慢性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干眼一旦发生,给工作生活都将带来影响。同时,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产品,注视电子屏幕,电子屏幕射线中含有大量的蓝光,蓝光是仅次于紫外线的高能量短波长光源,对眼部组织的穿透力较强,能够直达视网膜,造成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的慢性损伤,从而造成视力的严重损伤。尤其是夜间关灯看手机,或躲在被窝里看手机,在这样对比太强烈的情况下,这种辐射对眼睛的危害会更大。特别对于青少年来说,长时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由于屏幕的屏闪,亮度、图案的频繁闪烁变化,使眼睛的调节紧张,若眼睛长时间得不到放松,就会形成近视,同时逐渐加重近视度数。

  与电子屏保持0.4-0.7米距离

  “当然,只要把握好度,以正确的方式打开‘追剧模式’,在闲暇之余,追追剧、听听音乐,可达到放松身体、愉悦心情、调节生活的目的。”颉瑞萍称,追剧看电影时要正确使用手机、电脑。

  首先,严格控制时间。不要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电视,更不要熬夜。一般成人看手机、电脑持续45分钟就要适当休息5-10分钟;青少年一般每次持续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30分钟,也可起身活动活动,并远眺5米以外物体。其次,眼睛和电脑屏幕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要保持在0.4-0.7米之间,看手机的距离要保持在0.33-0.4米之间。再次,改善屏幕画质、亮度。不能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太强,与周围环境亮度对比不要太强,最好及时调整屏幕亮度到感觉较舒适的程度以获得适宜的视觉效果。背景光相对于电子产品来说要稍弱一些,但不能直接对着眼睛,也不能直接对着电子屏幕,否则会引起光的反射,增加光线进入眼内,而造成视网膜的损害。最后,要注意眼部的调节和保护。适当地按摩眼球、眼周、额头、眉间等部位以达到缓解视疲劳、改善睫状肌痉挛、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改善视网膜功能的作用。也可以坚持做眼保健操来达到眼睛保健的作用,保护视力。

  特别是对于干眼患者因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分泌不足及泪膜稳定性失衡,可特意加强眨眼次数,有助于促进泪液的分泌,改善眼部干涩、酸困症状。

  颉瑞萍建议,春节期间生活要有规律,一定保证充足的睡眠,平衡饮食,加强锻炼,注意用眼卫生。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欧阳海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