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绿了大地,暖了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赋予了这个大队飞播任务新的时代内涵,大家更加坚定了“定让沙漠变绿洲、不播成林不收兵”的决心。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20多项全国全军荣誉、88面锦旗,无言地诉说着这个大队的光辉历程。
这些成绩和荣誉,来之不易。是他们39年来代代接力,用青春换来的,用奋斗拼来的。
“飞播真苦!”回想起来,72岁的周易新依然心有戚戚。1982年至1988年,他连续7年在甘肃、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执行飞播任务。
飞播区的条件,无一例外的苦:喝的是水窝窝里的积水,吃的是“馒头夹沙”,无处不透风的帐篷,一觉起来,满脸满头都是沙。
飞播时,常常是“五个一”:一条又窄又短的土跑道,一张仅能放下电台的小桌子,一部指挥用的老式电台,一把简易的长条椅,一名顶着烈日的指挥员。
谁也想不到,听起来高大上的“飞播”,条件如此苦,“阵仗”如此小。
“可没人叫苦。”虽已古稀之年,周易新的话还是那么斩钉截铁,大家都有着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是任务,必须完成。”
“飞播真累!”周易新告诉记者,苦和累完全不是一回事。
飞播时一般有起飞指挥和飞播指挥两名指挥。那时候,一面红旗、一面镜子,就是“指挥棒”。飞播指挥常常要早早起来,手脚并用爬三四个小时的山,抵达播区最高点;常常是,爬上去,一身汗;到山顶,又透心凉……
为了抢时间、赶进度,飞行员更是从早飞到晚。运-5飞机没有自动驾驶仪,播区又地形复杂、气流变幻莫测,他们的双手始终紧握驾驶盘,不断在山谷间作盘旋、上升、下降的动作,十几天下来,双手血疱连连。
飞行时,绷着弦,似乎忘了疼;可一落地,就钻心地疼,连筷子都拿不稳。
“再苦再累,都是为人民服务,没人退缩。”74岁的周富定回忆起30多年前的飞播岁月,满满的自豪。当时,在上海的爱人总是不解,怪他“那么苦,还不早点回来”,“她哪里知道我的骄傲。”
离地50米,是飞播效果最好的距离。
“训练时,最低到5米,几乎贴地飞行。”周富定清晰地记得,为了让种子发芽,他们是怎样不断挑战极限的。
起飞的跑道,常常是在飞播区,因地制宜,临时修建的:长不过500米,宽不过二三十米,平整些都是奢望。
为了能在这样的跑道上起降,周富定和战友们将起飞距离一再压缩:500米、400米……直到200多米。
“适应了最差的,就能应对最难的。”周富定明白,近乎挑剔和苛刻的训练,有多必要。
可这些还不够。飞播时,还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飞播前,地面工作人员将播区分成“田字格”,在两头和中间9个位置,铺上9块约一平方米大小的白布,检验落种是否“达标”。
飞行的难度,只有经历过,才真正懂得。
可,再苦、再累、再难,也挡不住这支队伍驾机为犁、云霄耕耘的脚步。
因为,他们听得见大地和人民的声声呼唤;所以,他们用真情、用青春,大声回应。
那回声,如同飞机的马达轰鸣声,响彻大地,响彻云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2月03日中央宣传部授予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时代楷模”称号
- 2021年02月03日执行飞播任务39年,作业2600多万亩,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播撒无边的绿色
- 2021年02月03日组图: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飞播造林 ,播撒绿色助脱贫
- 2021年02月03日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西部上空播撒绿色的“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