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严存义 通讯员高志瑛 王喜栋
新春佳节,万家团聚。但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铁站——张掖山丹军马场车站,铁路职工仍坚守岗位,守护着西部高铁大动脉的畅通……
军马场车站是兰新高铁线上的最高点,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武威南车务段管辖的一个三等越行站。这里平均海拔36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四、五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80%。
春节前,途经军马场车站的高铁通勤车,为车站运送来补给物资。
春节前,在军马场车站等候通勤列车的休班职工。
农历除夕,记者来到军马场车站。白天,这里虽然阳光灿烂,但寒风凛冽,空气稀薄,快走几步,就会气喘吁吁,呼吸困难。
今年56岁的车站职工杨存才,是一名老党员。2014年兰新高铁开通,他主动请缨,要求去军马场车站工作。在这座条件艰苦的铁路小站,他一呆就是7年。
大年三十上午,古荣欣为车站张贴福字和春联。
古荣欣准备年夜饭。
除夕当天,古荣欣和杨存才包的饺子。
除夕当天,杨存才和站长古荣欣早早起来,打扫卫生,张贴春联,为小站营造过年的气氛。
吃过年夜饭,杨存才坐在行车室调度台前,开始传达当晚的调度命令。这已是他第7年在工作岗位上度过除夕夜。
杨存才告诉记者,每年春运期间,这条高原高铁线运输繁忙,他们每天除了盯岗以外,还要配合车站站区电务、工务等部门进行线路维护检修。
“这里一年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军马场车站站长古荣欣说,这里气候恶劣,自然条件严酷,但职工们工作热情高,坚守岗位,没有丝毫懈怠。“我到军马场车站三年了,也是第三年在这里过春节。军马场车站虽然是一个三等越行站,但地位很重要,我们要站好每一班岗,保证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群安全畅通。”
除夕当天,古荣欣在车站进行接发车服务。
宋辉是军马场车站综合维修工区工务班组工长,是一名90后,老家在陕西咸阳,去年刚结婚,今年春节他依然选择了坚守。“看着来回穿梭的列车,其实我也挺想家的。但为了旅客的安全出行,我的坚守是值得的。”
宋辉和同事们承担着兰新高铁上下行140公里线路和穿越祁连山7座隧道的养护维修任务。春运期间,他们每晚19时进行班前教育,22时检修设备,23时进站作业,凌晨5时整个检查作业结束,每次从作业准备到巡护检查结束,工作长达10个小时。
除夕夜,军马场车站高铁维修工区职工进行班前教育学习。
军马场车站综合维修工区电务工组工长臧金伟, 一边进行现场电力检修,一边告诉记者:“说心里话,好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还是特别想念家人。”臧金伟告诉记者,兰新高铁祁连山大梁隧道海拔3608米,是世界高铁隧道海拔最高点,被誉为“世界高铁第一高隧”。“在阴冷、潮湿的隧道里,我们每次检修,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隧道里每一处电路位置都要熟记于心,不能有丝毫马虎。”
除夕夜,宋辉(右)和工友对高铁线路进行检测。
除夕夜,军马场高铁维修工区职工臧金伟对道岔及融雪装置进行重点检查,确保设备安全。
由于白天高铁不间断行车,晚上23时到次日5时之间,车站站区职工们要抢抓列车停运的时间“窗口”,完成对管段内高铁线路和供电、信号设备的精测与精调。这样日夜颠倒的日子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除夕深夜,气温降至零下20多度,记者跟随夜间当班人员检修作业3个多小时,手脚已经冻得麻木,不听使唤。而军马场车站职工们却不怕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西部大动脉的畅通,乐于奉献,勇担使命,谱写铁路人的青春赞歌。
除夕夜,军马场站高铁维修工区职工钟鹏山(右)和同事进行设备检修。
(本文图片摄影:高志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2月14日【新春走基层】会师塔下 梦想飞扬
- 2021年02月14日【新春走基层】敦煌:彩灯高挂 年味满满
- 2021年02月12日【新春走基层】就地过年,平安健康也幸福
- 2021年02月13日【新春走基层】有一种年味叫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