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兰州市迎来首个祭扫高峰 文明祭祀已成潮流

 2021/03/21/ 09:30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滕效宏 桑杰才让 孙建荣

我市迎来首个祭扫高峰 文明祭祀已成潮流

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鲜花祭祀

  每日甘肃网3月2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3月20日,我市迎来今年清明首个祭扫高峰,市民手捧鲜花前往公墓缅怀亲人、寄托哀思。在今年的祭扫中,鲜花祭扫成为最大的亮点。在祭扫时,很多市民也愿意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 绿色祭祀成风尚

  当日上午7时,在通往市殡仪馆的马路两边,步行前往公墓区祭扫的市民均手持鲜花。

  “近些年,文明祭扫蔚然成风,为宣传这一理念,市殡仪馆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生态祭祀。目前点纸烧香的旧习俗几乎不见了。”市殡仪馆相关负责人说,殡仪馆“时空信箱”“网上祭扫”平台日臻完善,倡导文明祭祀。为有效避免人流聚集,做好馆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市殡仪馆提供错峰祭祀微信预约服务,群众只需进入微信小程序输入“陵园预约平台”,点击相应的公墓进入预约界面。群众也可以拨打0931-2325266预约祭祀时间,也可通过兰殡之窗免费网络云祭祀。

  “我觉得殡仪馆的这种做法非常好,让我们既表达了对故去亲人的哀思,同时也减少了人员集中的问题,这种绿色节俭的祭祀让人称道。”前来祭祀的市民孙先生说。

  2 鲜花祭祀成潮流

  “来,给我买一个50元的花篮吧!”来自七里河区塑料厂家属院的秦女士一家在华林山马路边一摊子上买了一束鲜花。秦女士说:“现在持鲜花扫墓已蔚然成风,这样不但干净卫生,更主要的是环保、文明。”

  在走访中发现,通往市殡仪馆的路上有多个出售鲜花的摊点,虽然部分摊点上附带出售纸品,但与鲜花销售相比,纸品摊前很少有市民光顾,即使光顾也是买一把香而已。出售鲜花的摊主毛女士说,她在华林山附近从事祭祀用品销售30年多了,近几年市民时兴用鲜花祭祀,生意也比以往要好,当日一上午便卖出了10多个鲜花篮。在天桥公墓区,许多墓碑前摆着鲜花扎成的花束、花篮,祭祀场面更多了些温馨。

  3 扫墓时间最好避开高峰期

  为了应对清明祭扫高峰乘车难问题,24路公交车调整了前往华林山公墓区的公交车发车间隔,同时派出多名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据现场一名负责人说,24路公交从清晨6时30分至晚上10时30分,间隔3到5分钟发一班车,保障市民上山祭祀的需求。

  在华林山桥头,七里河区交警大队一中队李伟副中队长说,由于华林山附近的公墓相对较多,加之上山祭扫的市民从多个路口集中到华林山桥头,为防止出现交通拥堵,他们每天7时就到达现场执勤。“前来墓区祭扫的市民大都集中在上午,墓区提供的免费停车场很快就被停满了。不过好在今年祭扫的市民都非常理性,祭扫完后即刻返回。停车场内有交警和墓区工作人员联合疏导,所以墓区并没有出现交通严重拥堵的情况。”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文 桑杰才让 孙建荣/图

  相关新闻

韩家坪公墓区祭扫期间道路实行单向循环通行

  每日甘肃网3月2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3月20日,七里河区韩家坪公墓区迎来首个扫墓高峰,公墓区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在文明扫墓的疫情防控方面,公墓区管理办公室做了精细化部署,给前来市民提供良好的祭祀环境。

  3月20日上午,记者前往韩家坪公墓区,在通往韩家坪的铁道路口,前往公墓区的市民和车辆络绎不绝,马路上的车辆比平时多了很多,车辆排成了长龙缓缓向前移动。前来扫墓的张先生说:“考虑到清明扫墓的人很多,家人经过协商决定利用这个双休日提前扫墓,但没想到还是遇到了车多、人多的高峰时段。”

  在通往公墓区的路口,几名交警正在马路中央指挥过往的车辆。记者了解到,当日上午通往韩家坪公墓区的车流量大增,部分路段出现压车现象。韩家坪公墓区办公室主任来鸿告诉记者,目前外地来扫墓的比较多,兰州本地的还没有来,原因是兰州市民讲究的春分这个节气下午5时37分到来,下午公墓区估计有6000人左右的扫墓大军。

  3月20日至4月4日,七里河区韩家坪公墓区将在清明节期间迎来祭扫高峰。为此,龚家湾交警大队提前部署,除在沿线增加临时岗位,加强对韩家坪公墓区沿途路段管控疏导外,3月20日至4月4日,将在每个周末及4月4日,对韩家坪公墓区实行单向循环通行。进入公墓区的车辆沿晏家坪大坡经园子沟至公墓区。祭扫结束后,经278号乡道至国道212线交叉路口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桑杰才让 孙建荣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