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
马毅在牧场调研指导。
农民教授靳志强在果园为农民讲解。
在陇原大地广袤的田野上,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走村入户,宣讲惠民政策、指导春耕秋收、提供咨询帮助;他们是农民心中的“田专家”,是问需开方的“把脉人”,更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征程中的“传经者”; 他们似一股春风,吹向农村的田野大地,为农民带去新技术、新品种,教会农民种植养殖的新方式;他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开阔了农民的视野,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特派员。
陇原大地上的科技之光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实践、1999年首创于福建南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倡导、总结、推广的一项重要的农村工作创新机制。
甘肃是科技部在2002年选定的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省份之一,近20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陇原大地生根发芽,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常年活跃在我省基层一线的万余名科技特派员,架通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助力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这项科技兴农、富民创新机制展现出强劲生命力,已经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开遍陇原大地的“创新之花”。
——人才下沉,壮大了我省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农村发展最缺的是人才,农民致富最盼的也是人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组织,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支持、使用机制,鼓舞科技特派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研人才都应该到生产的主战场上去”指示精神,把技术带到广阔的农村大地。2020年,省科技厅创新工作举措,从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单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科技人才队伍中,认定了甘肃省首批359名省级科技特派员,鼓励科技人员下乡创新创业,引导农村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
——科技下乡,实现科技创新与农民“零距离”。科技特派员制度与我省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紧紧相连,用技术推动精准脱贫、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用行动引领群众致富。科技特派员一头连接科技创新,一头连接生产实践,结合我省“牛羊菜果薯药”优势特色产业,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把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理念带给农民,把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注入农村,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农民的“零距离”对接,推动农业创新性发展。截至目前,甘肃科技特派员累计培育示范户1万多户,累计建成示范基地150个,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以及种植大王、养殖能手和种养专业大户等乡土科技人才。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60%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左右,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
——模式创新,深化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为了让科技特派员制度更加突出实效,我省对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进行了诸多创新。结合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为吸引东部先进地区更多的“候鸟型”专家、“周末”工程师来我省服务,省科技厅与东部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对接,签订了《共同推动双地科技特派员工作合作协议》,创新性地在全国首次开展了东西部“双地”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与天津市、青岛市、福州市、厦门市科技管理部门联合认定选派了东西部“双地”科技特派员254名,引导果蔬、畜禽、养蜂、食品等领域农村适用科技成果入甘转化,实现了东部高端人才“为我所用”的工作目标。同时,会同天津市科技局联合开发“津科帮扶”在线咨询平台,建立400余人线上专家库,发布教学视频50余个,为农户提供一对一精准咨询服务,帮助基层农民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取得了东西部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工作成效。
——服务企业,助力农业特色产业升级。在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地甘肃之初,我省就紧盯产业发展,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科技特派员把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新型商业模式等引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践中,在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培育了一批兴农富民的乡村产业。其间,经过多年实践,通过向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派驻科技特派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发展逐渐成为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一条重要经验,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全省探索形成了“科特派+扶贫”“科特派+企业(合作社)+扶贫”“科特派+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扶贫运行模式,加速推动人才、知识、技术、成果、资金等要素在农村流动。各地积极探索出技术资金入股型、企业有偿聘用型等多种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共赢目标。目前,甘肃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已达到55%以上,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800多家,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到1万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2万家。“茶叶之村”“百合之乡”“中药材之县”“马铃薯之都”等新名号,成为我省对外交流展示、合作共赢的新窗口。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4月13日让科技成果不再“深待闺中”——记兰州市科技局优秀共产党员杨梅
- 2021年04月13日兰州市54家企业入围甘肃省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
- 2021年04月13日2021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开始申报
- 2021年04月07日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项目征集工作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