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以创新精神推动科技发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
“记忆合金”产品领军全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兰州西脉,多相流量计产品打破国际垄断的海默科技,在高纯金属领域有着重要一席的金川科技园……
在兰州,这样的科技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过去5年兰州市高科技企业达到657家,占全省总数的53%,数量较“十二五”末翻了两番。
高科技企业快速壮大的背后,是兰州市对科技创新的创新扶持。
“可以说,‘十三五’时期,兰州在科技企业、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创下了历史最高,其中很多举措都属首次推出,开了兰州先河。”对过去5年全市科技事业的发展,兰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柠如此评价。
一
说起兰州市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兰州睿创波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荆炜竖起了大拇指。
睿创波迪是一家从事智慧系统开发的企业,其研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广泛使用。
科技企业发展初期,资金是关键。与许多科技企业一样,睿创波迪前些年也遇到了资金瓶颈。
了解到睿创波迪的困难后,兰州市通过本土设立的兰州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这家公司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政府基金的注入,既直接带来了资金,也提升了企业的信用。”荆炜说,这几年,公司发展越来越好,今年营业收入有望翻一番。
设立本土科技基金,在兰州历史上是头一次。
按照最初的想法,兰州市科技部门决心把这两支总规模20亿元的基金交给有经验的外地公司管理。但几家基金管理公司一听基金只能用于支持本土科技企业,便再没了下文。
“基金管理公司更愿意把钱投向发达地区,而不愿花费在欠发达地区。”王柠说。
外地公司不干,那就自己干。就这样,兰州市成立了本土的科技基金管理公司,扶持本土科技企业发展。
2018年,兰州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立,全市科技基金增至3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3支科技基金已完成投资24笔,投资金额8.067亿元,18家科技企业受益。
二
推动科技创新,兰州还致力于盘活本土丰富的科技资源,打通产学研合作通道。
兰州是一座基础雄厚的城市,分布着以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等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1200多家,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4所,坐落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部级重点实验室43个。
为了把这些科技资源转化为生产力,2017年,兰州借助中国创新挑战赛这一国家平台,首次举办了联通企业与社会科技资源的创新挑战赛。
政府搭台、企业出题、社会解答。4年来,这项赛事已先后对接几百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科技与经济的融通。
实现创新驱动,兰州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2017年6月,兰州市举办了“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评选,20个优势科技项目获得100万元和70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持。
三
重奖科技项目,在兰州市历史上也是创新。在此以前,兰州市对科技项目的扶持长期停留在“撒胡椒面”上。
对重点科技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很快产生了成效。2018年1月,由兰州市选送的两个科技项目分别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一年获得两个国家级科技大奖,对兰州来说尚属首次。
在美国硅谷设立人才工作站、建立服务全市的科技大市场、创办兰州科技博览会……回望过去的5年,一个个“第一次”不断涌现在这片快速发展的热土上。
为吸引科技人才,兰州积极探索建立了柔性引才体制机制,加大本土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几年来,先后吸引20名博士后、518名博士、1160名硕士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把工作重心向科技领域倾斜,以创新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兰州科技实力不断攀升。
2019年,兰州正式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在全国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37位。2020年,兰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2.25%,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7月14日甘肃省出台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尊重创新尊重人才 提升科研人员待遇
- 2021年07月13日甘肃出台科技创新若干措施 39条新政“干货”满满
- 2021年07月02日鼓足干劲,谱写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2021年06月22日集聚科技资源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天水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