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山海经文化城(创新型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正式启动

 2021/08/13/ 17:31 来源:学习强国 侯若斌 陈晓

  8月11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及中宏网相关部门调研推动,山海经文化城(创新型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合作研讨会以视频会的形式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山海经文化城(创新型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正式启动,进入实施快车道。

  因疫情防控需要,研讨会在北京设立主会场,陕西西安和甘肃天水分别设立分会场,网络连线召开。山海经文化城(创新型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合作研讨会由山海经研究院院长刘璐主持会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中宏网、山海经研究院、中铁一局集团主要负责人远程视频参会。

韦大乐主任在北京主会场致辞。

  视频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主任韦大乐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强调,《山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国粹,山海经文化产业化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韦大乐指出,山海经文化城项目做了近两年的基础工作,前期已派人赴甘肃实地考察调研,他认为项目实施的时机已经到来;山海经文化城项目是个很立体的展示载体,更是提升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平台,要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快速申报立项,早日落地实施。

毕俊杰总裁(中)在中宏网主会场介绍。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中宏网总裁毕俊杰介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及中宏网的发展历程及主要业务,也明确了中宏网在山海经文化城项目实施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明确了工作任务。

中铁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海民致辞。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中铁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海民在讲话中指出,“山海经文化城”项目正处于立项阶段,中铁一局对项目立项条件进行深入思考,并从战略角度提出了建议。他说,中铁一局秉承“开路先锋”的责任使命,参与“山海经文化城”项目具有突出的综合实力优势、强大的科技创新优势、健全的全产业链优势、丰富的文化工程优势和显著的诚信品牌优势;表示公司能够成功参与,将从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保障高效沟通、实现产研互补、运用新型技术、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推进下一步工作。

吴海涛副院长(左一)介绍项目情况。

  山海经研究院副院长、甘肃项目负责人吴海涛在介绍情况时说,从山海经文化产业园项目的选址、调研,可研报告的草拟,到与甘肃省相关部门的衔接汇报,和战略合作单位中铁一局的联系沟通,近几年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会上,中铁一局集团相关人员通过PPT形式,从项目认知、立项思考、实施建议、集团优势、具体举措等方面作了汇报。与会人员观看了PPT《山海经文化城战略定位及项目介绍》和动画电影《山海经之嫦娥奔月》样片。

  韦大乐主任在总结会议时强调,山海经文化城项目是提升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平台,通过项目领导小组各方的共同努力,为立项实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尽快形成会议纪要,逐步落实推进,利用中宏观察家智库资源,全面启动国家“十四五”山海经文化城专项规划可研报告等工作;落实组建山海经文化城北京工作组和甘肃项目公司筹建事宜,明确职责分工,与中铁一局项目组形成联动工作机制,高水平谋划和推进“山海经文化城”项目工作。

刘璐院长(右二)在北京会场主持会议

  刘璐院长在总结会议时强调,与会各方要坚持务实高效、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认识山海经文化城项目在保护华夏历史文化遗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带动意义,全力落实好此次视频研讨会精神,通过精诚团结、密切合作,携手推动山海经文化城项目的顺利实施。

  与会各方表示,此次会议加深了理解、加强了沟通、明确了方向、达成了共识。会后将迅速行动,将线上会议精神落实后线下的实际工作中,凝成合力,推动山海经文化城项目有序运行,为运用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积极努力。

中铁一局西安分会场。

  中铁一局总经理助理、西北地区指挥部指挥长闫群东、投融资部部长王桂忠、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绥安、桥梁公司总经理闵拥军,中铁一局西北地区指挥部、中铁一局桥梁公司以及中宏网相关同志、山海经研究院相关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