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400多名义警,还有一支重要的社区民警力量活跃在小西湖派出所辖区。他们熟悉社区情况,充分发动社区群众参与群防群治。
在瓜州路社区,刘兰香警务室名气不小,几平方米的警务室,一年接警量可以达到上百起。辖区3473人,刘兰香认识一大半,开展起工作来自然顺畅许多。
在工作中,她发现社区中有很多“能人”,有律师、法官,还有心理疏导师等等,刘兰香和他们交朋友,还把他们拉入了社区治理的“朋友圈”,她邀请律师、法官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讲法普法,营造法治社区的良好氛围。
在刘兰香的建议下,瓜州路社区成立了居民议事厅,将每月4日、19日定为居民议事日,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都可以拿到居民议事厅来议,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
建在建工中街社区的郭勇警务室,同样借助义警的力量能够精准解决问题。
社区里如果发生矛盾纠纷,郭勇总是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们先安抚双方情绪,不能让其有违法犯罪行为,其次是劝导,然后设法解决问题。”郭勇说。
在小西湖派出所辖区,依托社区民警工作队、蓝盾义警队,依靠社区警务调解工作站、蓝盾义警工作站,借助基础管控网、基础综治网、基础服务网,发动全辖区的力量,在民警、义警、群众的合力推动下,小西湖派出所辖区的治安近年来持续好转。据汤继平介绍,今年辖区接报110总量同比下降26.3%,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9.5%,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7.2%,电诈案件同比下降25.9%。
兰州公安创新推出16项特色举措,设立窗口服务“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服务主动性。(省公安厅供图)
矛盾就地化解
在榆中县甘草店镇,老张很有名。
“多亏了老张的耐心调解,解决了我家里的矛盾,还帮我申请了低保,使我后半生的生活有了保障。”提起老张,曾委托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家庭矛盾的王秀兰(化名)充满感激。
王秀兰口中的“老张”叫张有贵,是镇上口碑好、威望高的老人,也是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名志愿调解员。74岁的他凭借对镇里情况的熟悉,两年间调解解决了20余起家庭邻里、用地占地等矛盾纠纷。
除了像老张这样的志愿调解员,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还有6名调解员。
在甘草店镇,近年来大力推行“两条线工作法”:由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构成党务工作线,由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构成政务工作线,及时准确宣传政策,排查矛盾纠纷。同时,“十户联防”政策也为镇上的治安加上了一把“平安锁”:甘草店镇将每10户居民组成一个小组,这10户居民的手机号组成一个网格,每一户居民的手机上均安装有“平安榆中”APP。居民有任何矛盾纠纷和治安情况可通过APP上传,村级管理员、镇级管理员可随时查看详情,及时进行化解,治安案件可同时与派出所人员联合处置,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甘草店镇还整合镇村组党员干部、派出所民警、综治员、护林员、禁毒志愿者及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多种力量,共建基层治理网络,全面掌握社会治理信息,对社会治理难题一“网”打尽。
“土地、占地、邻里矛盾、婚姻纠纷是我们日常调解工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甘草店镇司法所所长王胜利介绍说,根据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协调土地管理、公安、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排查,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并在调解的过程中进行普法宣传,引导群众自觉遵纪守法,通过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来预防矛盾纠纷产生。
甘草店镇还主动出击,通过走访、摸排等多种形式,掌握纠纷信息,排查纠纷苗头。全镇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走到农户家中,收集群众在生产生活、就医就业、求学务工、住房出行、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建立问题意见台账,逐项进行化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介绍,2018年以来,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77余起,调处率达98%,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调解为民服务承诺。该镇调解委员会也被评为甘肃省2021年度首批“枫桥式”人民调解组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8月25日酒泉市公安机关治安大比武暨“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评审会举行
- 2021年07月13日大力实施铁腕治安 全力保障安全生产
- 2021年06月24日兰州市建兰路街道:“党建区块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 2021年05月07日“五一”期间甘肃社会治安大局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