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聚得甘露育桃李——嘉峪关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2021/09/10/ 10:03 来源:嘉峪关日报 记者 朱玲 通讯员 王晖

聚得甘露育桃李

——我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嘉峪关日报记者 朱玲 通讯员 王晖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对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满含敬重之情,更怀有殷殷期望和希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一手抓质量提升,一手抓数量扩容,引导广大教师立德修行、潜心育人,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从教40载、入党近30年的酒钢三中教师闫桂珍,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闫桂珍老师的故事朴素却温暖、平凡却动人。如今的雄关,涌现出越来越多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他们将青春热血洒向三尺讲台,为培养祖国的新生力量奋斗终生,他们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在疑惑中反思,只为成就更好的自己,培养更加出色的孩子。

  关心关爱,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向生命处用心,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尽最大努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

  全面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财政教育经费优先保障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人均500元/月的标准发放班主任补贴,将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提高15%,按照工作年限向乡村教师每月发放200元至400元的生活补贴,认真落实教师薪级工资定期调整晋级等政策,确保了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57岁的张富平,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参与高级职称评聘,终于在2020年顺利晋级。此番“幸运”,缘于张富平“借上”了我市教育改革的东风。我市制订了《嘉峪关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答辩测评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标准和工作流程,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聘工作。自2018年以来,已为1037名符合条件的教师晋升了高一级职称。

  在这轮改革中,我市还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和岗位竞聘工作,定期组织全市教师进行健康体检,为引进的公费师范生及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公寓,教师权益和待遇得到有效落实。

  元旦、春节、七一、教师节……每个节日,我市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家庭困难教师、困难党员、离退休老教师身边;为了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体育生活,还组建了“初心”教师合唱团和阅心读书会,定期举办教职工体育竞赛、合唱展演、才艺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鼓励各学校积极开展文体类教师社团活动。

  以德为先,增强立德树人责任感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我市制订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会,夯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措施,形成了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各学校具体落实,真正把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融入学校工作全过程,贯穿于教师管理全过程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

  理想信念,是源头活水,是好教师的不竭动力。我市以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赋能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读书、观影、演讲、观摩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教师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

  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宣讲报告会、警示教育……每年的6月的“师德师风建设月”,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重温《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对标师德师风要求和师德典型,主动查找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广大教师的从教行为得到有效规范。

  我市还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新入职教师岗前第一课,每年举办新教师入职培训班,邀请优秀老教师为新教师宣讲师德故事,带领他们学习师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政策,开展入职宣誓,引导新教师把师德规范和要求作为为师之本,铭记在心里,体现到行动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活动只是一个切入点,作为教师,教书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育人更是。”新入职教师田璟深有感触。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