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 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十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 特刊】共促敦煌学创新发展——记2021敦煌论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

 2021/09/26/ 07:4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施秀萍

【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 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十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 特刊】

共促敦煌学创新发展

——记2021敦煌论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

“2021敦煌论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现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9月,正是敦煌最美的季节。24日下午,来自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研究院和全国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80余人,相聚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共襄文博盛会,共话敦煌文化。

  由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政府主办,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承办的“2021敦煌论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敦煌举行,为“一会一节”增添了沉甸甸的学术成果。

  论坛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将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敦煌学研究高地的目标,共同探讨“一带一路”视野下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命题。

  “画家张大千在敦煌所获《唐沙州某市时价簿口马行时沽》,登录着‘藩奴’‘藩婢’与马匹的价目单,这是唐朝敦煌市场‘口马行’中外来奴婢和马匹的交易记录;斯坦因在敦煌长城烽燧下,发现了粟特文古信札,这是珍贵的粟特文研究资料;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天宝某年王修智卖胡奴契》(敦煌研究院收藏),是买卖胡奴时所订立的契约……”论坛主题演讲阶段,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以《敦煌文献描绘出丝绸之路的多彩画卷》为题,首先作了交流发言,以详实的敦煌文献,生动描绘出丝绸之路鲜活的多彩画卷。

  “绘画艺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形成宏大叙事的雄浑精神。”“综合表现人物与山水、建筑等景物,体现着以大观小的视角习惯以及中国式的绘画境界。”“经变画想要表现佛国世界,但这个佛国世界是由现实社会的元素来构成的。因为画家也没有去过佛国世界。”“敦煌壁画全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六法’的精神,这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赵声良以《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为题,条分缕析、案例生动地讲述了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复杂关系”。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郑炳林则以《西汉敦煌郡西域间马的贸易与李广利征大宛》为题,从西周讲起,娓娓阐述中国古代与西域间的骏马贸易,以“马”为突破口,独辟蹊径,破解研究敦煌的“密码”。

  围绕《冷门绝学: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的新课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陕师大人文社科高研院研究员葛承雍说,要“走出敦煌看敦煌”,只有运用学科交叉和跨界融通的方法,争取有“绝学”“绝活”“绝技”的学术性突破,才能证明中华文明始终是在吸纳外来文化精华下发展,这也是文明互鉴的绝佳证据。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资源获取模式,主要有协商模式、收藏机构授权模式、众智模式、合作采集模式、出版图录授权模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罗华庆概要性介绍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情况。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学术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学术研究的生命就停止了。”在敦煌论坛上,与会专家极具前瞻性、建设性、创造性的真知灼见与思想火花不时碰撞激荡,为不断提升完善敦煌学学科体系,形成更多引领世界敦煌学繁荣发展的权威成果,持续扩大敦煌学研究国际影响力,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充足营养与新鲜血液。

  敦煌本就是浩瀚多彩、博大精深的重要源泉,不断创新发展的研究成果,恰如持续投入的“石子”,搅活敦煌文化研究这“一池春水”,碧波荡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