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琵琶且拢弹新曲 高调依然在五凉——武威市开展五凉文化挖掘、传承、弘扬工作综述

 2021/10/11/ 03: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琵琶且拢弹新曲 高调依然在五凉

——武威市开展五凉文化挖掘、传承、弘扬工作综述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供稿

南城门广场。 刘忠

  一、五凉概述


北凉石塔。

前凉青白玉卧羊。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政权。除西凉外,其余四凉都曾在武威建都。五凉时期,保存和继承了中原文化,推动了河西地区文化发展繁荣和各民族交流融合,对隋唐及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五凉文化是丝路文化的代表性文化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武威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史学家陈寅恪说,五凉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

  二、政权更迭

  前凉奠基者张轨(255年—314年)“家世孝廉,以儒学显。”301年,张轨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在张轨的治理下,凉州成为当时较为安定的地区。张轨又在姑臧西北置武兴郡,分西平(今青海西宁)郡界置晋兴郡,来安置流民。他下令在境内恢复流通五铢钱。314年张轨病死,长子张寔继任,晋愍帝司马邺任命张寔为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西平公。317年,自称凉王,建立前凉政权。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时,前凉达于极盛,其疆域“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376年,前秦主苻坚以步骑十三万大举进攻,在内乱外侵的双重打压下,张天锡被迫出降,前凉亡。

  后凉政权建立者吕光,略阳氐人。原为前秦苻坚的大将,战功卓著,受命率军降服西域。383年,前秦因为淝水之战战败,吕光回军途中入主凉州。386年,吕光得知前秦的国主苻坚被姚苌所杀,便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建年号为太安。396年吕光自称天王,国号大凉,都姑臧,史称后凉。后凉初建时,国势颇盛。399年吕光病死后,吕绍、吕纂、吕隆先后继立。四周的南凉、北凉不断侵逼国境,后凉势力逐渐衰弱,吕隆内外交困,在403年投降于后秦主姚兴,后凉覆亡。

  南凉政权由河西鲜卑贵族秃发乌孤所建。秃发乌孤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县西北)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刚开始附属于后凉吕光,397年乌孤与后凉决裂,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建立政权,年号太初,史称南凉。次年改称武威王,399年迁都乐都。乌孤去世后,弟秃发利鹿孤继立,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401年改称河西王。402年弟秃发傉檀继位,改称凉王,又迁回乐都。404年因后秦强盛,秃发傉檀向后秦主姚兴称臣。姚兴灭后凉,因凉州不便控制,乃署傉檀为凉州刺史,于是傉檀入镇姑臧。408年,傉檀与姚兴决裂,复称凉王。414年,西秦乘机袭取乐都。七月,傉檀降于西秦,南凉亡。

  397年,卢水胡首领沮渠蒙逊、沮渠男成等反叛后凉,拥立段业为使持节、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其政权史称北凉。四年后,沮渠蒙逊自任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蒙逊虽是匈奴支脉卢水胡人,却重视儒学、优礼士人。他本人“博涉群史,颇晓天文”。421年蒙逊灭西凉,取得酒泉、敦煌,据有河西走廊。433年四月,蒙逊死后,他的儿子牧犍(亦作茂虔)继位。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牧犍出降,北凉灭亡。蒙逊的弟弟无讳等率残余势力西走,后立国于高昌,460年为柔然所灭。

  西凉政权创建者李暠(351年—417年),出身陇西大姓,“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后凉主吕光时,段业于397年在张掖自称凉州牧、建康公,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升为敦煌太守。400年,李暠自任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发兵攻下玉门以西诸城,控制了西域,建国西凉。他安抚境内,敦劝稼穑,建立学校;以宋繇为谋主,逝世前又命宋繇为顾命大臣,辅佐世子李歆。李歆继位以后,经常与北凉交战。420年,李歆闻沮渠蒙逊南伐南凉,率军往攻北凉都城张掖,途中被沮渠蒙逊打败。蒙逊击杀李歆,进占酒泉。同年九月,李歆弟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421年三月,蒙逊攻破敦煌,李恂自杀,西凉灭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