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生活】金秋送爽 甘味绵长 陇上水果“甜带”地图

 2021/10/19/ 06:1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金秋送爽 甘味绵长 陇上水果“甜带”地图

  核心提示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哪里有热爱生活、勤劳乐观的甘肃人,哪里就是水果“甜带”的延伸,沿着漫漫丝路,到达甘肃每一个角落。这条“甜带”亘古绵长,而“甘味”惊艳如初。

  入秋,敦煌的鸣沙山下,杏树延伸出一片绿洲。

  从陇南,北上一直到敦煌,绝大部分北方果树都铆足劲儿地酝酿甜意,凝聚在沉甸甸的果实里——叶落之前,它们终于在金秋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沿着漫漫丝路,陇上水果点缀出一条绵延1600多公里的“甜带”地图。甘肃地形交错、气流交锋、昼夜温差大,这些发生在甘肃的天然隐秘对话,最后都凝结在每一颗大大小小的果实里。甜,是这场对话的密码。

  毕竟,名字里就透着甜味的,全国只有甘肃一个。

  陇南篇

  在温热湿润的陇南,水果拼的是花样:柿子、猕猴桃、树莓纷纷登场,樱桃、柑橘紧随其后,异彩纷呈。

  陇南柿子

陇南柿子

  每到金秋时节,陇南的成县、礼县、康县,橙黄色的柿子点缀在枝头,透着沉甸甸的甘甜。陇南的柿子果肉多、水分足,可人们最爱的还是发酵酿造的酒柿子,插一根吸管使劲儿一吸,滑爽可口的柿子汁在舌尖上打转,满嘴香甜,全无涩味,还略带着酒香。

  秋酿酒柿子,冬吃柿子面,春食柿子饼,夏饮柿子醅。这份柿子的甜蜜,足以延续一整年。

  宕昌树莓

宕昌树莓

  国外常吃的树莓,如今也落户在陇南宕昌县,成熟的树莓像红玛瑙般惹人喜爱。到了秋季,鲜果四野飘香,甘爽多汁,加工成的树莓果浆、果酒、树莓罐头,同样爽口。

  中华猕猴桃

  当下,陇南各县的深山密林中,中华猕猴桃同样正丰收。肥沃的土壤、充沛的降水,造就了这里猕猴桃酸甜鲜美的风味。和树莓一样,它除了鲜食,亦可加工成果汁、果蜜、果酱、果酒、罐头、果干等。

  陇南柑橘

陇南柑橘

  陇南,还生长着北方少见的柑橘——橘生陇南,并不会变成枳。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的川坝河谷地带,一颗颗像小灯笼的柑橘,果肉饱满、皮薄味甜,填补了西北水果的“空窗期”,并畅销于陕甘川三省之间。

  武都樱桃

武都樱桃

  武都樱桃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又有“含桃”的别称。

  武都樱桃成熟期早,号称“百果第一枝”。据说黄莺特别喜好啄食这种果子,因而名为“莺桃”。其果实虽小如珍珠,但色泽红艳光洁,玲珑如玛瑙宝石一样,味道甘甜而微酸,备受青睐。

  礼县苹果

  陇南最北边的礼县,靠近黄土高原的山丘里,每到深秋,垒成山一样高的苹果傲视群雄。走进芬芳浓郁的果园,初摘下的苹果脆嫩,放置几天变得粉糯,一种水果,同时吃出两种层次的风味。

  陇东南篇

  自从上了太空,苹果作为“国民水果”的地位更加为人熟知。陇东南各地的苹果,堪比高手云集,各自有绝杀的金字招牌。

  天水花牛苹果

花牛苹果

  上世纪50年代,红元帅一经引种到天水便获成功,花牛寨培育的红元帅运至香港出口试销,随即在国外引起轰动,“花牛”,成了中国最优质苹果的代名词。此后,这颗来自西北内陆的苹果,被公认为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这也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第一个获得正式商标的苹果品牌。 

  作为苹果里的“有腰一族”,花牛苹果外形修长。不打蜡,天然具有的亮丽色泽,以及浓郁的香味,都让花牛苹果满是“王者之气”。口感软绵粉糯,拿支勺子还能挖着吃。 

  静宁苹果

静宁红富士

  平凉的静宁苹果则深耕口感。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颗苹果走进静宁。其主要栽种的红富士,有着与花牛苹果迥然不同的甜脆硬实口感。

  除了品种的关系,高海拔的地势也赋予这里较低的年均气温,较少的降水与高强度日照,使得蒸发量巨大,在严酷的环境历练中,静宁苹果虽然成熟较晚,但硬度和甜度得以提升,获得了更加出色的口感:果肉细密紧凑,清甜脆嫩。它还可以煮着吃,或者切成块熬粥,像果冻一样Q弹。

  除了天水花牛苹果和静宁红富士,庆阳苹果、秦安苹果,都是放诸全国的名果。平凉灵台的红富士,由于低温糖分向果核中心聚集,到了10月、11月,苹果将完成一次华丽的升华,成为冰糖心苹果,口感更加甜脆,还带着雪水浸润出的清凉。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