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开创黄河上游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统筹生态保护与城乡建设,强化城镇化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协同推动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强化兰州黄河上游中心城市地位,推动节点城镇差异化发展,分类补齐县城短板,构建特色彰显、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城乡互动的黄河上游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第一节 加快推进城市群发展
将加快城市群建设作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加快建设以兰州、兰州新区、白银为核心,辐射带动定西、临夏等周边地区的兰白都市圈,强化都市圈人口经济集聚中心作用和引领带动能力。完善兰州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商贸物流、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打造黄河之滨最美城市。支持白银市延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扶持政策。优化兰州和白银主城区发展空间,加快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增加城区居住、生态和现代服务业空间。高水平建设榆中生态创新城和兰州新区,大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与主城区间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支持建设新区和主城区“半小时交通圈”,积极打造兰西城市群第三极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科技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升试验区集聚创新要素能力。加密联系通道,提高定西市、临夏州与兰州间的联系便捷度。严控新建各类开发区,促进产业互补、错位发展。加快都市圈内城市同城化、一体化进程。推进天水、平凉、庆阳积极参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
第二节 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加快发展
提升区域中心城市与节点城市间联通度,改善城市间交通条件,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天水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腹地城市试点,强化天水、陇南抱团发展,建设西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旅游中心。强化平凉、庆阳便捷联系,推动平庆区域协同发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与物流集散中心、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推动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特色化发展,发展绿色现代农牧业,发挥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建设黄河上游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第三节 加快以县城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县城为重点,按照适度集聚、联动互补的原则,打造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就地城镇化承载新空间。加快推动陇西、永靖等人口规模较大县改市工作。全面取消县城落户限制,大幅简化户籍迁移手续。推动县政府驻地镇集聚资源和人口,以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加工为重点,建设县域特色产业园,鼓励有条件的临近县区联合打造建设产业园区。推动灵台、古浪等人口减少县域优化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开展建设用地指标在省内或跨省交易。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强化县城公共服务补短板,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配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县域人口承载能力。在沿黄市州中选取生态良好、设施完备、风貌独特的小镇,打造一批休闲旅游特色小镇。
第四节 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布局,推广乡土风情建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鼓励有条件地区建设集中连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融入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风貌。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和管护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统揽,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方向,结合全省农业“一带五区”产业布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优势产业、生产组织、产销对接、风险防范、改革创新、绿色循环、服务保障“七大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振兴。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率先推进流域城乡融合,引领全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强黄河流域城乡公共设施一体规划、一体推动、一体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通过更多方式探索农村土地资源盘活的路径。发挥农村特色产业优势吸引工商资本入乡发展。培育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形成承载城乡要素跨界配置的有效载体。
第十章 努力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完善交通、能源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布局合理、经济高效、绿色便捷、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便捷流动。
第一节 全面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和应用
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跨领域、跨区域协调,推动上下联动、政企联动,优化空间布局和供给结构,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加快5G网络规模化布局与应用普及,培育5G产业发展生态圈,加快推动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全面布局。协调推进国际通信出入口局、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扩容,提升流量转接能力。积极推动甘肃省计算中心、中科院甘肃先进计算中心等升级改造,建设成为国家超算中心。统筹规划建设甘肃互联网数据中心,推动“东数西算”试点在甘肃落地,积极策划建设西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集群,推进区域信息枢纽港建设。加快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专业化服务,协调统一“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实现省市县信息互联互通。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建立安全评估监测与研判通报机制。
第二节 构建黄河上游地区绿色便捷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广泛覆盖流域内外的高水平综合交通网络。结合国家构建黄河流域“一字型”“几字型”“十字型”等现代化交通网络,谋划建设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实现我省与流域内其他省区间快速联通。巩固东连,加快打通陇东南地区与川、陕交界地区断头路,推进建设兰州经平凉、庆阳至延安至北京高铁通道,提升我省与中东部地区的通达水平和联通效率;向西为主,以巩固提升我省作为黄河流域向西开放主通道优势为重点,积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巩固提升兰新线主通道,谋划开辟与喀什等方向的多路联通;深耕南向,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深度参与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客货快速运输网络,提升对南向开放的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北拓,加快推进我省与宁夏、内蒙、蒙古国的北向多路能源资源开发型通道建设,促进北部相邻地区资源要素向兰新、陇海线汇集。发挥我省“坐中六联”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兰州、酒泉等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功能,打造覆盖全面、快速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申报组建本土支线航空公司,开拓国内国际航线,打造“空中丝绸之路”。
打造快速高效的兰白都市圈交通体系。围绕服务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和兰州市城镇空间拓展,加快构建以兰州市为中心,辐射联系白银、定西、临夏州等周边市县的半小时交通圈。积极探索和推进利用既有宝兰高铁、兰渝铁路等国铁干线开行市域(郊)列车,加快重点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圈轨道交通多网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兰州市中心四区(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展的城市圈快速公路网络和城市间快速通道,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对人口集聚和产业协同的支撑能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9月06日省委省政府向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致贺电
- 2020年07月07日甘肃省委省政府督查天水市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