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陇中大地新跨越 阔步迈向新征程——定西市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1/11/27/ 07:5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朱红霞

  定西市基础交通设施的逐渐完善,方便了群众出行,助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牛小栋

  路通百业通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车辆进不去,农货出不来!”曾几何时,面对落后的交通,定西老百姓发出无奈的慨叹。

  定西境内山连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定西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但同时,这些山与屲,也“圈”住了山里的人和山里的货,闭塞的交通不仅让当地的群众出行不便,也使品质优良的土特产销售困难。

  要致富,先修路。“十三五”时期,全市交通运输事业突飞猛进。

  宝兰客专、兰渝铁路让5县区迈入高铁时代。渭武和通定、定临、陇漳及S10凤合高速白西段建设加快,即将实现县县通高速。S209郭巉公路等21条1155公里普通国省道和1万余公里农村公路全面改造完成,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2808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不断完善,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变。

  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9048公里,连续四年在全省“四好农村路”考核中稳居第一。全市1829个建制村全部通了沥青(水泥)路,乡镇、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形成了以普通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脉络、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农村客运站点为节点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六年前,村里只有一条通村的主干道,其余通社道路全部都是泥土路。现在几乎每一个自然社都通了水泥路。”陇西县文峰镇桦林村党支部书记年明明说,“路好了,乡村游火了,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

  桦林村的变化,是“交通+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2016年底,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沥青)路后,定西市加快推进邮政与交通运输、商务、农业、供销等协同发展,助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生态旅游”“交通+电商快递”蓬勃发展,呈现出“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一根网线连四海”的生动景象。

  “村里的柴胡和马铃薯很不错,但以前因为道路不通,好东西卖不出去。”陇西县马河镇杨营村党支部副书记贾琼说,这几年随着通村公路、村社道路全面铺通,每到收获季节,商贩直接到村里田间地头收购,农产品再也不愁卖不出去了。

  便利的交通、通信条件,给定西人插上了创业发展的翅膀,全市马铃薯、中药材、果蔬等农特产品“飞”出山沟沟,进入大市场。

  “每天大概能接到50单。店内销售苹果、粉丝、地达菜等5大类31种农特产品。”通渭县平襄镇“陇上孟河”电商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尹艳丽刚刚接了一份来自北京本来工坊科技有限公司总价5万多元的马铃薯手工宽粉订单。

  “陇上孟河”电商平台是定西通过“交通+电商快递”,鼓起村民“钱袋子”的成功范例。

  “当其他地方的高山百合还在山顶晒太阳时,我们的甜百合已经通过兰临高速运往全国各地。”临洮恒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斌说。

  兰临高速建成通车,打通了七道梁这座横隔兰州、临洮两地的地理屏障。依托便利的交通,临洮县引进雪榕食用菌、聚春园等农业龙头企业46家,培育各类经营主体272家,完成“三品一标”认证近100万亩,全县果蔬保鲜库等各类冷链贮藏设施达4.96万座,打造了“临洮珍好”区域公共品牌,预计年均实现产值31.94亿元。

  渭武高速公路在今年1月正式通车后,加快了漳县沿线经济产业带的形成,带动沿线物流、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

  路通,一通百通;路好,一好百好。日新月异的交通运输事业,给群众带来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定西市大力抓投资、稳工业、促消费,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图为企业员工在加紧施工作业。 崔翔龙

定西高强度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作业中。

  产业遍陇中

  通渭县常家河镇胜义村德源祥产业园,一排排光伏板下座座大棚里黑木耳、香椿苗、豌豆苗、玉木耳等蔬菜生机勃勃。

  “我种了一辈子地,真没想到地还能这样种!”50多岁的张云轩说,“以前一年收一茬,现在玉木耳已经摘了10茬了。”

  张云轩说的“光伏+种植”产业发展模式,如今在定西不断延展。常家河镇驻胜义村包村干部孛小强说:“这种模式可拓展空间利用,光、地,我们都利用起来了。光伏发电收益归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务工又带动了胜义等5个村约200名群众增收,对推进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渭源县,“光伏+农业”模式已逐渐形成。“光伏+食用菌”“光伏+蔬菜”“光伏+中药材育苗”“光伏+养殖”等农光互补产业实现了土地收益最大化,鼓了“钱袋”富了“脑袋”,点亮了定西绿色乡村振兴路。

  通渭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邢兆峰介绍道:“每发一度新能源电可节约0.328千克标准煤,可减少排放0.979克二氧化碳。将对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重要作用。”

  “十三五”以来,定西创新推进“551”产业发展模式,扶持培育牛、羊、菜、果、药、薯、种业7大特色产业和食用菌、小杂粮、花卉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形成了“7+X”产业覆盖体系,因地制宜发展8个新型扶贫业态。

  中药材、马铃薯、百合、食用菌,良种繁育、畜禽养殖,光伏发电、电商……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马家窑小镇、山楂小镇、书画村、当归城,侯家寺村的花卉、牟河村的香菇、姚川村的金银花、三益村的光伏产业等一大批特色村镇不断崛起。

  同时,着力打造定西“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有效破解农产品难卖等问题。

  岷县聚和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培育出了聚和泰、岷府人家、汉草玖宝、西野集4家线上品牌。公司负责人李爱军说:“如今公司与本地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购销协议。年发货物220万件以上。”

  定西市着力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牛小栋

  奋进新时代

  五年来,定西市成功创建安定、临洮2个国家级和渭源、陇西、通渭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马铃薯、中药材、草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7+X”特色产业总产值达925亿元。

  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等节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加快,成功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定西经济开发区、陇西经济开发区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台双头机器人挥舞着手臂,准确地抓取棒料,并灵活地放入数控车床,待螺栓加工成型后又准确地抓取出来放到传送带上。作为全市工业发展“333”行动计划首批改造提升传统企业,定西高强度紧固件公司工业机器人已经在车间里得到广泛应用。

  如今,定西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吸引众多高精尖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已初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加工、现代制药、现代服务五大主导产业。

  这是定西深入推进工业发展“333”行动计划,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的一个范例。

  利用3年多时间,依托工业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企业30家以上,围绕“十大生态产业”,引进新动能企业30家以上。2019年出台工业发展“333”行动计划后,全市上下以此为抓手,以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为突破口,步入了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迅速做大工业总量、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23亿元,今年有望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8%。

  2021年,定西阔步迈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

  突出乡村振兴、绿色崛起、创新驱动、工业强市、新型城镇化、投资拉动、环境优化、开放合作、社会管理九大举措,引领奋进方向;

  《定西市工业产业大突破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业产业攻坚战的时间表、路线图;

  “5331”目标和各项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重点指标“实现全省中间偏上”的目标定位引领追赶发展,为确保实现“全年旺”目标和“十四五”精彩开局按下“快进键”。

  起步决定大势,开局书写精彩。

  9月30日,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正式启动,总投资165亿元的12个相关项目将陆续动工,拉开“一城两港两中心”建设序幕。

  11月5日,定西市荣获全省“2021年前三季度市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步奖”;前三季度,在全省有位次的16项指标中,定西有14项指标居全省前七位,其中有8项指标位居全省前三。

  今天的定西,苦干实干、追赶发展、争先进位,成为最鲜明最生动的图景。

  小康的阳光,已洒遍陇中山河,三百万陇中儿女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奔向新时代的春天,用自己的双手托举起明天的美好生活。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