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奋力推进农垦高质量发展
甘肃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懿笃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把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实际、找准方向、明确思路、提出措施,努力推动甘肃农垦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百亿元企业集团。
准确把握党代会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诸多关键词和农垦改革发展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一是“一核三带”。报告指出,未来五年要着眼甘肃整体发展、立足各地优势,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牵引带动全省协同联动发展。“三带”中的河西走廊经济带着眼河西走廊整体发展,以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和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甘肃农垦大部分企业地处河西地区,与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密切相关。我们要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器”的作用,加强同属地政府的合作,聚焦标准化、规模化主导产业,引领带动乡村发展。二是“四强”行动。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全省发展的主要抓手是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以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为突破口,推动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整体跃升。其中,强科技行动位列首位,足见科技的重要性。当前,农垦在科技方面仍然处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报告中提出的“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计划,鼓励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建设科研中心”,为我们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前景作出了新研判、明确了新定位、指明了新方向。我们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对外持续加强合作,对内完善创新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入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三是“三农”工作。报告将“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今后五年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进行系统谋划,明确提出“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的发展目标和“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努力方向,为做好全省“三农”工作厘清了思路、明晰了路径。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力量,我们需要深度谋划,抢抓发展机遇,制定发展战略,积极承担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城乡全面融合的社会责任,将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体制优势、服务优势转化为领跑优势,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努力做推进全省乡村全面振兴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谋划农垦高质量发展
农垦作为全省最大的农业企业集团,要深刻领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内涵实质,以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为主题,以企地深度融合发展为基础,全面贯彻落实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的安排部署,努力打造“五区一融合”发展格局。一是打造前端种业优势区。利用河西走廊天然隔离条件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病虫危害轻等优良种子生产优势,依托亚盛农业研究院、亚盛种业等,在主要粮食作物、特色农产品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采取外源种质利用同本土化种质资源协同创新发展,精准鉴选适宜推广的自有品种。依托天牧乳业加快牛胚胎试验室建设,开展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生产和销售,使集团现代制种发展逐步从对外引进向自给自足转变。同时,在确保自身供给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扩张,辐射周边农户,打开市场,最终形成优势效应。二是打造种植养殖示范区。坚持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垦管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基层企业为主导,以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为抓手,通过企业自建基地、“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实施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形成规模化种植养殖优势区域,使产品质量标准化、品质高端化,示范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打造精深加工聚集区。按照“集团公司总体规划+企业具体执行”的思路,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精深加工程度深、示范带动机制好、距离种植养殖基地近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推进加工产业由小到大、层次由粗到精、业态由少到多、布局由散到聚,着力解决农产品“原字头”“地头货”的销售问题,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四是打造统一销售终端区。围绕“一切为了市场转,一切为了营销干”理念,以集团公司为主导,对大宗粮食、酒类、肉类、乳制品等农产品的销售划分布局。在集团层面,根据市场分析,充分利用军民融合、“甘味”品牌、“好食邦”、“庄园牧场”等销售平台,对农产品销售进行统筹谋划,加强整合力度,避免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在企业层面,注重直销模式和订单模式的扩展,组建精干销售团队,有效降低经营成本。通过“集团打造平台+企业自主营销”相结合的模式,形成统一销售优势,增强品牌知名度。五是打造农业科技引领区。围绕产业需求部署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科技项目、资金向高产高效技术、加工转化升级、质量环保安全、节能降耗减损、现代仓储物流等方面和急需的关键技术研发倾斜,全方位支持重点科技项目的研发。进一步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根据产业划分,对不同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科技投入约束政策,明确企业科技投入占全年营收的比重,以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助推科技创新工作。深度对接各市州农业、科技等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借助其人才力量,协同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六是持续加强企地融合发展。从地理位置和要素流动来看,甘肃农垦与周边乡村紧密相连、互相影响、互相依存。要进一步加强与属地政府在发展规划、社会服务、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沟通对接,在坚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动农业高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上,与属地政府形成“共谋发展,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发展态势。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农垦高质量发展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征程上,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农垦高质量发展。一是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提升“政治三力”。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管党治党工作,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加强政治能力锤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定力、政治担当,善于从政治上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审视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理论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各级党员干部要一以贯之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真正将其作为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哲学、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修身立德律己律人的“心学”。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为统领,坚持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从中找方向、找方法,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三是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不断完善干部选育用管科学工作机制,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更加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和管理监督。着重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抓好干部梯队建设。四是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作为党的工作的一线堡垒,必须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推动基层党组织把握政治方向,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永葆政治本色。必须推动基层党组织同最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把党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实下去。要着力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建引领治理效能,分类施策、整体提升集团党建工作水平。五是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大力弘扬担当实干作风。高质量发展是干出来的,党员干部是决定性力量,作风是关键性因素。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力戒浮躁、保持定力,大力弘扬担当实干作风,把高质量发展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求精抓细贯穿工作始终,把能力短板抓紧补齐,拿出“进”的状态,保持“拼”的干劲,真正做到靠作风吃饭、靠能力干事、用数字说话、凭实绩交卷,引导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弘扬担当实干好作风。六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决不能滋生厌倦情绪,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对“四风”问题持续纠治,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政治监督,上下联动用好内部巡察利剑。完善权力监督体制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强化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只要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建设幸福美丽新农垦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