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旅游

【陇上烟火城】戈壁明珠“金”张掖

 2022/06/15/ 08:5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升君

【陇上烟火城】

戈壁明珠“金”张掖

  文/王升君

  核心提示

  张掖,古称甘州,也是甘肃中“甘”字的由来。

  张掖,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因地处丝绸之路腰缝咽喉而显要;因黑河滋养而富庶;因纷繁浩荡的历史而丰盈。树木湖泊是城的衣袂,美食是城的味道,方言是城的人情世故,历史文化是城的精神长相。千百年来物阜民丰,故有“金张掖”美誉。

  以历史文化为坐标的城市

  很多人第一次进张掖城,会因为街道多而迷路,但来过几次就有了路线辨识坐标。进城后,盯着位于城中心的钟鼓楼,很容易就能辨出城的东西南北。钟鼓楼下的十字门洞正对着东街、南街、西街、北街,是城的地理坐标。“钟鼓楼”原名“镇远楼”,“钟鼓楼”是它后来的改名。“钟”与“鼓”统领张掖城平和、安稳的生活节奏,寄托人心的希冀。东西南北的楼檐匾额有“九重在望”“万国咸宾”“声教四达”“湖山一览”,集中华文化之精髓要义,已浸入城的骨髓。

  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张掖不仅具有山光湖影的塞上江南之秀丽,也有佛国胜境之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木塔布城中四处,是城市的旅游名片。大佛寺东土塔与木塔像两兄弟,矗立在东西街头。木塔建造尤为奇特,37米的外塔翘檐全为木质,不用一钉一卯,靠头拱、牛腿、雀替等民间建筑智慧构架。檐翘上的麒麟、龙、凤等祥瑞图案,既是装饰,也是蕴藉在世俗烟火中的激情与梦想艺术。居住在城中的人,日受晨钟暮鼓的浸染。清晨大佛寺广场推拿太极的大爷、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除雨雪天气日日雷打不动,猿臂挥动、仙鹤引颈,神态悠然,与城的气息浑然一味。

  黄河灯阵、高总兵府、明粮仓、革命烈士高金成纪念馆等文物古迹,传递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气息,积淀着城市的人文气息,不仅是张掖城久远历史和地理的标识,更是尘世里的烟火。

  鱼米、瓜果满城飘香

  古诗有云:边方浑似江南景,每至秋深一望黄。穗老连畴多秀色,实繁隔陇有余香。始勤东作同千耦,终庆西成满万箱。怪得田家频鼓腹,年丰又遇世平康。诗中生动地描述了张掖水稻的丰收景象。

  “金张掖”的“金”,意味着这是一块肥脂流膏的地方,盛产于张掖的乌江大米,自唐代以来就是“贡米”。张掖人的饭桌上,都少不了飘香的乌江大米。乌江大米煮熟后,米粒之间不粘连,即使没有下饭菜,仅是一碗白米饭也是香喷喷的。为保证乌江大米的口感,张掖稻农从南山荒滩上采集“黄茅头”的绿肥植物,发酵沤制为肥,以草养稻。绿色种植的方法又加祁连雪水浇灌培植的稻米,不仅有机无污染,且硒含量高出其他大米很多。

  自春季开始,产自城郊的蔬菜、桃、李、杏、红枣、苹果等水果陆续涌向城里。大大小小的超市、菜市场应有尽有。黄的、红的、绿的、紫的,如琳琅满目的翡翠。黑河水养殖的淡水鱼常年不断。这些丰盈的物产四季供给,寄寓着小城人的厚实富庶。

  戈壁上的“绿洲”

  著名学者罗家伦先生生于浙江,却醉心张掖美景,留下冠绝世代的诗句:绿荫丛处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张掖既有千里冰封,万壑雪积的北国风光,又有田畴沃野,河渠纵横的南国水色。贯境而过的黑河涵养了这座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城市。

  我在木塔九层展眼极目,城的东、西、北被芦苇、湖泊逶迤环绕,绿色无边际地向天边铺泻。其间湖泊镶嵌,像湛蓝的眼目,南眺祁连晴雪,如白雾似轻纱妙曼。山腰际云朵缭绕如仙境,要描摹它的辽阔和美竟有词不达意的苍白。

  走进芦水湾湿地公园,我完全是被浓郁的绿包围着。这里既是天然的氧吧,又是景色清幽的处所。清晨,美好的一天从这里开始,而到了夜晚,在月夜、星空下漫步,可以把白天生活的繁芜也都消化遗落在这里。高过头顶的芦苇,微风里沙沙作响,在苇丛里倾听,竟有身轻如烟的舒爽。栈道伸进芦苇丛去,蜿蜒蛇行,在芦苇丛里沿小径漫步,偶见一丛或一池苇,处在水中央;再走几步湖又被苇围绕。亦水亦苇的变换,让人想起诗经里的女子婉约而妙曼的美好爱情。湿地也是鸟的天堂。忽而几声鸟叫最叫人心里一荡,顺着叫声寻去,却不见鸟影,绿色的鸣啭,仍然从芦苇里传出。近几年黑河生态保护、修复,让三百多种鸟类徜徉在湿地。从芦苇的缝隙可以窥见麻鸭、斑头雁、鸬鹚……在这里散步的人们,也只是静静地欣赏,并没有人去搅扰,人鸟相安。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