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天水市娘娘坝镇沿川村:建设美丽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2022/08/10/ 08:56 来源:天水日报 高广

沿川村:建设美丽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高广

  从秦州城区出发沿316国道前行,刚入娘娘坝镇境内,可见路旁有一处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村庄。一排排房屋整齐划一,整洁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农户庭院。走进村里放眼望去,巷道畅通整洁,路边绿树成行,农家小院温馨别致,浓厚乡韵令人流连。村民们或在科普长廊学习知识,或在水流潺潺的沟渠旁、平整宽阔的文化广场上散步,老人休闲纳凉,孩童奔跑嬉戏,呈现出一幅和谐温馨的乡村美景。这个村子就是秦州区娘娘坝镇沿川村。

  沿川村位于秦州区娘娘坝镇北部,全村辖两个自然村167户732人,316国道贯穿全境,是娘娘坝镇的“北大门”。今年以来,娘娘坝镇利用秦州区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资金提供的支持,着力在沿川村实施了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两大工程”,推进美丽庭院创建“一大行动”,努力改善全村的人居环境,切实增强村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基础。娘娘坝镇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努力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美丽农村,不断在内涵和外延上“精耕细作”,着力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村庄,提升乡村“颜值”,助力乡村振兴。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沿川村按照“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宜人、富民产业发展、村风民风和谐”的总体要求,以做美做精村庄美化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村、彰显生态文化魅力、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利用秦州区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资金为该村投资的320多万元,实施河堤建设、下水管填埋及村庄巷道硬化工程,极大改善了村民生活的人居环境。

  村容村貌整治方面,沿川村采取“项目支持、群众筹劳、争取扶持”三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程,致力于把沿川村建设成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截至目前,村头巷尾已栽植樱花、塔柏、丁香龙、爪槐、白蜡等树苗2000株,种植花草,新建花坛,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同时,修建叠水坝及石头小景观,拆除占地乱搭乱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创建“美丽庭院家庭户”,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

  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娘娘坝镇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家庭户创建行动,以全域无垃圾为基本要求,以“净化、序化、绿化、美化、文化”五化为标准,建立“美丽庭院”创建志愿队伍、督查队伍、评审队伍,通过悬挂宣传展板、举办各类活动、微信群、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进村入户等方式广泛宣传“美丽庭院”创建行动,确保创建行动家喻户晓,营造参与共建美丽娘娘坝的良好氛围。

  沿川村立足娘娘坝镇“北大门”的形象定位,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从易到难、由点到面、由标到本,逐步推进、逐级提升。该村采取“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思考、用脚去丈量、用手做示范”的“一线工作法”,围绕“干净、整洁、有序”目标,对两个自然村、两条1.5公里主巷道进行彻底整治。同时,该村积极参与到美丽庭院创建行动,截至目前,达到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标准的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7.3%,实现了户内整洁、村庄美观、生态宜居。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为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村民杜富善老人说:“以前,巷道还未硬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道路两旁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村旁沟渠臭水横流、蚊蝇乱飞。短短几年间,不仅硬化了小巷道,绿化了路两边,修成了景观墙,还改造了沟渠,通上了自来水,安装了路灯,建起了文化广场,村容村貌大变样。现在我们茶余饭后在沟渠旁散散步,或者去文化广场上锻炼身体,感觉生活美滋滋的。”

  提到沿川村未来的发展,该村包村领导秦州区娘娘坝财政所所长崔昊昊信心满怀。他说:“近年来,娘娘坝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作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行动、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开展了村庄美化、绿化、洁化和美丽庭院创建行动,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让整个乡村焕发出崭新的文明新风貌。得益于秦州区财政农村综合改革项目提供的资金支持,沿川村实施完成了村里的污水管网埋设、小巷道路口治理、房屋周边墙面治理,并完成了河道、村道路及小巷道绿化。通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村里条条巷道干净整洁,户户庭院枝头飘香,一家家‘美丽庭院’点靓了美丽乡村,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全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打造‘特、优、独’产业品牌,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沿川村的广大群众走上更加富裕文明的康庄大道!”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