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碧水清流焕新貌——兰州市整治雷坛河黑臭水体综述

 2022/08/11/ 09:0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薛砚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

碧水清流焕新貌

——兰州市整治雷坛河黑臭水体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近日,走进兰州市七里河区与榆中县银山乡交界的雷坛河畔,头顶蓝天白云,背靠巍巍青山,雷坛河水顺河道蜿蜒而下,流水清澈,空气清新。

  发源于马衔山的雷坛河,是兰州市黄河段的重要支流之一,沿银山山谷、阿干峡谷北流,在南滨河路七里河文化宫附近汇入黄河,全程44.6公里。

  雷坛河曾是七里河区阿干镇和八里镇居民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久旱少雨,河流水量骤减逐渐断流。

  近年来,经过七里河区生态综合治理,雷坛河水量连年增多,水源涵养功能逐步恢复。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河流沿线生活污水、工业(制造业)废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直接排入河道,还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随意堆砌倾倒入河,造成雷坛河水体污染。河道水体发臭、河水污染、河道淤塞曾一度让雷坛河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2018年7月,兰州市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对雷坛河洪道内新建污水收集暗管、暗渠、双壁波纹排水管、截流支管损毁严重,已建管道损毁率超过了95%,两岸污水直接排入洪道,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

  为消除雷坛河黑臭水体,减少污水直排对水体的污染,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及省市相关要求,2019年,兰州市政府部署安排七里河区政府负责实施雷坛河黑臭水体治理整改工程,七里河区水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发改、住建部门及乡镇政府协同推进。

  雷坛河黑臭水体治理整改工程于2020年3月正式施工,2020年6月主体工程完工,2020年12月全面竣工。工程主要是沿雷坛河河道埋设污水收集管道,对雷坛河沿岸小区、医院、养老院、学校、部队、公共厕所等人口集中、污水产生量高的区域内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并将污水送入相应的市政管网和污水厂,有效解决了雷坛河洪道水体黑臭问题。

  “由于工期较短,作业场地狭窄,地质情况复杂,在河道内施工难度较大。特别是马衔山的冰雪融化后,后半夜河道水流会突然增多,施工较为危险,因此我们在上游专门设立哨点,防止突然来水影响施工。”承担本项目的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负责人景仲杰说。

  项目工程竣工后,2020年7月至12月,七里河区水务局依据国家省市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相关标准,委托甘肃易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连续6个月对雷坛河黑臭水体治理整改工程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结论为“雷坛河水质的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氨氮三项指标均已达到无黑臭程度,化学需氧量等指标也明显降低,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指标,水体整体可以判定为无黑臭,水体达到整治目标。”

  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见到81岁的十一家园小区居民杨发泉时,他正坐在小区门口的桥上纳凉聊天,雷坛河的潺潺流水缓缓从桥下流过。

  “我记得很清楚,河道是2020年治理的,治理以后环境就彻底改变了。”杨发泉感叹道,“以前一到夏天,河道里飘来阵阵臭味,大家都绕着走呢。现在臭味没有了,社区还专门派人清理河道里的垃圾。环境干净整洁,我们住着也安心舒服。”

  巩固整治成果,要坚持长效常治。

  “我们全面加强了雷坛河黑臭水体治理整改工程污水管网的维护养护工作,确保管网正常运行。同时,我们配合兰州市生态环境局七里河分局定期检测各检测断面、排污口数据,做到时时分析,时时把控。”七里河区水务局工程科干部陈功说道。

  2020年省道104线沿雷坛河河道进行施工,对雷坛河河道的环境整治特别是雷坛河水环境影响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使省道104线施工对雷坛河的防汛、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确保雷坛河区域环境质量,兰州市七里河区又展开了雷坛河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实施到省道104线工程竣工。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雷坛河的变化只是七里河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七里河区着力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聚焦管好“盛水的盆”,护好“盆中的水”,强化河长制体系创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形成党政同责、河长领治、水利牵头、部门联治、流域共治、全民同治的治水护水格局。

  为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七里河区科学编制治河方案,建立“一河一档”、编制“一河一策”,建立河流“健康档案”,逐河梳理问题清单,对照问题清单组织巡河治水,分轻重缓急逐项整改。同时,七里河区推进科技治水管水,运用无人机开展巡河,实现“天上看、网上管、水上巡、掌上查”,发现、处理问题更主动、更精准、更及时。健全河湖管理信息平台,加快河湖划界成果应用,完善河湖基础数据,加强数据共享,开启智能治水新时代。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