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金昌:关爱“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2023/05/12/ 15:17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 文星乃 实习记者 齐玉娇

金昌:关爱“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记者 文星乃 实习记者 齐玉娇 

  什么是“一老一小”的幸福?对于大部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一老一小”的幸福就是孩子在家门口上幼儿园,健康快乐成长,父母在社区里生活无忧,老有所养。近年来,我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服务“一老一小”群体精细化、精准化上积极探索实践,社区养老育幼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更有效能、更有温度。

  养老产业奔跑在“金色大道”上

  5月8日中午,家住金川区桂林路街道昌文里社区,72岁的刘焕先步行5分钟来到家门口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吃午饭。

  “老伴去兰州看女儿,自己一个人不想做饭的时候,就会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就餐。”一份午餐只需要10元就能吃饱,刘焕先笑着说:“家门口能吃上这么美味的家常菜,对我们老人来说方便的不止是吃得好,健康娱乐都能实现‘一站式’服务了,像我中午吃完饭睡个午觉,步行不到10分钟,到社区的‘健康驿站’测血压、血糖,我还约了老朋友在活动室打乒乓球呢。”

  在桂林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李丽的带领下,记者看到,该养老服务中心像这个社区的心脏一般焕发着生机和活力。走进大门,生活照料室、托养照护室、健康医疗室、休闲娱乐室、文化活动室、心理关爱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应俱全,该中心开通的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平台上清楚地记录了社区居民和中心托养老人的需求清单,走廊的各角落配置了区域监控系统……

  除了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功能设置,金川区桂林路街道还创新分层分类关爱机制,组织老党员和物业工作者成立“唠嗑队”陪伴孤寡老人,每周邀请医生志愿者为半失能老人家属培训按摩技能,邀请市中医院医生在辖区坐诊……桂林路将这些日常开展的工作,整合打造成“走近你、温暖你”系列主题活动持续开展,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同样,在永昌县,有一支爱心服务团队坚持4年如一日,为失能老人送去了温暖。自2019年以来,永昌县慧民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成立了一支“时间银行·公益志愿”服务队,面向永昌县河西堡镇、新城子镇、红山窑镇、朱王堡镇失能、半失能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开展公益志愿“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潘奶奶是我的结对帮扶老人,每个月我都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帮她打扫卫生、晾晒被褥,还会根据她的需要购买药物。”潘兴福是最早加入“时间银行·公益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像他一样的志愿者还有64人,他说,让这些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到暖心的便民服务,我们志愿服务工作者也感到自豪。

  以敬老之心打造幸福养老机构,以爱老之心打造幸福养老社区,以孝老之心打造幸福居家养老。目前,我市现有老年人口7.9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8.16%。结合全市实际情况,我市利用闲置校舍、办公用房等资源,先后在全市12个乡镇118个村建成了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覆盖率达到84%。根据农村老人的实际需求,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持续提升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供给水平。同时,编制了《金昌市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制度汇编》,进一步规范了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的管理运营,确保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规范有序和可持续运行。

  如今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我市都已解决了“空巢”老人无人照顾、贫困老人无钱养老、留守老人缺乏日常生活起居照料等现实困难,切实破解了农村老人养老难题,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指数。

  托育产业走在“春天里”

  一个家庭,一老一小,两头牵挂;一个社会,养老和托育,都是民生。

  2022年3月刚添了二孩,而大女儿还未到入园年龄,如何更好地照看两个孩子,让家住金川区昌丰里社区的全职妈妈柳月犯了难。

  面对这种状况,在和家人商量,多方打听后,高茹萍和家人一致决定把大女儿送往位于市三中旁的博众幼儿园大光明高端园。

  “老人要回老家种地,临时聘请保姆也不放心,孩子上幼儿园年龄太小。”家住香格里拉花园小区的王雅婷早在孩子两岁时就开始考察周边的托育机构,“让孩子提前适应集体生活,跟幼儿园做好衔接”也是她的考虑。

  托育机构的选择、监管、服务保障是柳月、王雅婷等家庭的心头大事。机构是否安全?老师是否有责任感?环境卫生是否达标?育婴师操作是否规范……这都是家长最关切的事。

  近年来,我市坚持“用爱养育、用心照护”的理念,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将0至3岁婴幼儿托育相关工作列入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托育服务建设,打造了一批托育示范机构。

  5月8日,记者走进在金川区妈妈初心托育中心,10多名幼儿正在两名育婴师和一名保育员的带领下,进入科学探究室,感受磁悬浮的魔力。在这里,记者看到,孩子们在托育园的一日生活中,就餐、集体游戏、户外活动等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里开设的科学、艺术、社会、语言、健康等五大领域的课程,再结合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创造力。

  在金昌,像妈妈初心托育中心这样登记备案的托育机构共有7家,还有3家已完成审核,正在备案过程中,但与我市有入托需求的家庭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儿童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不让孩子入托,是因为“不放心”。要让家长放心送托,真正解决家庭托育难题,一方面,要持续补充托位数量,另一方面要提升托育机构的品质。

  近年来,市卫健委大力发展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厂矿企业、医院、学校等青年群体密集的单位。增加单位福利性质托育服务,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满足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托育需求。

  同时,今年,我市在备案一批机构的同时,将龙首新区托育服务中心列为了民生工程。更是把不断提升“幼有所育”服务水平作为主要目标,各托育机构在托育质量、保障幼儿在园安全方面进行提档升级,并积极对照《甘肃省托育机构质量评价标准》自查。

  “各级卫健部门也加大了对辖区所属托育机构的日常走访和督导,从设施安全、环境安全、保育服务、养育服务等方面,帮助机构共同提高托育质量。”市卫健委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科科长曹文虎告诉记者,我市还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建立保育为主、教养融合的托育机构,先后制定了建立托育机构建设补助和运营补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每月200元、300元托育补助费用,以解决市民“托育难”的问题。

  探索新模式守护“朝夕美好”

  近日,金昌市总工会印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员子女托育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符合条件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提供托育服务,切实解决他们因工作特殊,孩子无人看管的现实问题,以“三抓三促”行动的具体实践,把职工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赢得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感谢和点赞。

  这是我市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守护“朝夕美好”的具体举措。

  此外,我市创新模式,积极拓展服务途径。建立“孝善基金”,解决农村老年人“吃饭钱”的问题。建设集中居住点,解决农村老年人“居住难”的问题。购置配餐车,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吃饭难疏通了“最后一公里”。推行“时间银行”,解决农村老年人“照护难”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拓展服务方式,通过送餐车、流动养老服务车等载体延长服务链,扩大服务覆盖面,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杨延峰说,民政部门坚持以小型分散,以“教”“乐”“为”结合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金昌《政府工作报告》中,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机制,提升居家社区养老和医养服务智慧化水平,鼓励发展社会养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被列为健全保障体系的具体任务之一。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民政局坚持把“一老一小”事业作为一项暖民心的政治工程、解民忧的民生工程、增民利的发展工程,探索发展“一老一小”产品和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养老托育服务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共同守护“朝夕美好”。

  承载着“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全民期盼,我市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强化设施布局,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一老一小”群体的笑容更加灿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