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镇原 巧手绣出好日子

 2023/12/15/ 08:5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海晓宁 于晓明

镇原 巧手绣出好日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海晓宁 于晓明

  你绣果实,我绣花;你裁四爪,我点睛……在庆阳市镇原县“高原妈妈”项目培训基地,大家面带笑容,或两两对坐,或三五成群,手中飞针走线,不一会簸箕里的彩线就变成布匹上的精美图案。

  “孩子他爸在外地打工,在家我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做刺绣多赚一份收入。”绣娘张潇一边跟记者聊天,一边在织布上绣花。绣花针一提一落间,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就出现在绣绷上。

  2021年3月,镇原县大力推动家庭经济与刺绣非遗产业融合,社会爱心人士发起了“高原妈妈”刺绣、剪纸社会实践创新项目。“之所以想发起‘高原妈妈’项目,是因为一直以来在黄土高原上有一群勤劳朴实的农村妈妈,辛勤耕作之余坚持着心爱的刺绣艺术。”项目发起人张敏说,如今这个项目为许许多多爱好刺绣剪纸的“高原妈妈”带来了可观收益。

  培训基地墙壁上挂着的刺绣作品,都出自“高原妈妈”之手。老虎、凤凰、喜鹊等动物绣得栩栩如生,梅花、兰草、松柏等植物形态高洁优雅。“这是我的第一幅作品。”张潇指着其中一幅《碧叶绣羽图轴》说,2021年在老乡的介绍下,她加入了“高原妈妈”项目。刚开始技艺不够娴熟,绣一幅作品常常需花费一至两个月。参加培训后,刺绣技术突飞猛进。不仅刺绣创作的时间缩短了,还可以尝试难度更高的作品。看着桌上一幅幅装裱好的刺绣作品,她的眼睛里盛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两年多的时间里,张潇依靠刺绣收入了近5万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刺绣行列,一同出工的小伙伴最小的才25岁。”张潇说,绣得多、绣得好的绣娘们每个月能收入两三千元。

  当地群众通过刺绣、剪纸等指尖技艺,走出了一条家庭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刺绣让绣娘们实现了‘带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着家’的愿望。”镇原县新集镇刺绣工作站站长张荣娟说。

  对于镇原县南川乡的贾莉来说,刺绣让她活得更有尊严。2007年的一场意外让贾莉不得不与轮椅相伴,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她始终没有放弃对刺绣的热爱。加入“高原妈妈”项目后,她以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大家认可,现在成为一名刺绣传承带头人。小小一枚绣花针在她的指尖幻化出了美丽的图案,也绣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的愿望就是通过刺绣这门手艺养活自己,以后还想靠我的努力给爸妈养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高原妈妈”项目也为张小宁一家带去了希望。过去,为了照顾身患疾病的丈夫和年迈失聪的母亲,她在四处打零工赚钱,生活的重担压在张小宁的肩头。加入“高原妈妈”项目后,张小宁在照顾家人之余,到培训基地上班或者领料回家加工。按照计件标准,她现在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补贴家用绰绰有余。

  镇原妇女用聪颖的智慧、灵巧的双手,将指尖技艺化为指尖效益,在带来了收益、改善了生活的同时,将民间艺术通过刺绣展示出来,绣出了黄土高原五彩缤纷的生活。

  目前镇原县已建有25个刺绣工作站,每年可带动当地4000多位妇女从事刺绣,全县年销售产品2800多件,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