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送春风
“我对甘肃的扶贫工作非常关注,对这里脱贫任务的完成很关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
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支持下,甘肃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举全省之力、以敢死拼命劲头,全力投入这场史无前例的大会场、大决战。
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减贫581万人,75个贫困县中有36个实现脱贫摘帽,7262个贫困村中有3476个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由12.97%下降到5.6%。
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是一个典型的易地搬迁脱贫致富村。
过去,村民大都住在南部高深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2018年,新村竣工,来自8个乡镇的4500多人从山区搬进新村,住上了新房,通过发展牛羊养殖和大棚蔬菜逐步摆脱了贫困。
今年8月21日上午,沿着整洁宽敞的村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富民新村,一路走一路看,对乡亲们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十分欣慰。面对总书记,村民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脱贫不忘共产党!脱贫不忘总书记!
与富民新村相距300多公里的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这里还是一个交通不便、贫穷偏远的小山村;如今这里路通了、水通了,村民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遍地都是富民产业,已经成一个美丽幸福的新农村。布楞沟村群众自发在家里的自来水池边竖起了水泥碑,上面写道: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
富民新村和布楞沟村的变迁是甘肃脱贫攻坚巨大成效的一个缩影。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甘肃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定贫困人口,切实提高脱贫质量,以更加过硬的作风向贫困发起总攻,举全省之力要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华池县荔园堡区域(左)龙头新村(中)元古堆村(右)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地方,如今面貌一新。
绿色转型美家园
地处西北的甘肃,生态环境十分脆弱。1948年,甘肃的森林面积只有3375万多亩。
2000年6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甘肃期间来到兰州大学,他强调,“搞好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2007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定西市响河梁退耕还林示范基地,叮嘱当地干部群众:要努力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要求给甘肃“卸下GDP的紧箍咒,套上生态环保的紧箍咒”。
生态保护,甘肃有着深刻的教训——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中央通报。
生态保护,甘肃有着最清楚的认识和最坚决的行动——实行最彻底的整改,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对祁连山保护区范围内114宗矿业权全部退出,部分水电站实现关停,核心区居民全部撤出……同时坚决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十大生态产业,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努力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崛起。
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
2019年一季度,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占全省GDP的比例提高到21.1%。
“甘肃,正在实现一场绿色蝶变。”今年5月,在第二届“甘肃·祁连山高峰论坛”上,许多专家这样评价。
“由乱到治,大见成效。”今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充分肯定了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他再次强调,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对推动甘肃和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要“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
相关新闻
- 2019年09月19日看过来!这里有陇南的壮丽70年
- 2019年09月18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看过来!这里有甘南的壮丽70年
- 2019年09月16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看过来!这里有金昌的壮丽70年
- 2019年09月12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奋斗不止新时代——酒泉市专场新闻发布会答记者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